假日到戶外活動,注意力需求不如課堂中高,部分ADHD孩童的家長視情況調藥。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清明連假,不少家庭帶孩子到戶外走走,而在戶外活動不需要像在班級、校園中的高專注力,因此部分家長會選擇讓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享受「藥物假期」,短暫停藥。醫師提醒,過動症藥物都是當日有效,可以視情況調藥,但停藥未見顯著好處,假期不一定需要停藥。
ADHD為腦生理功能異常的疾病,且ADHD兒童的大腦部分區域發展平均比正常兒童慢了三年,因而出現注意力不足、衝動與過動的症狀;又分成「注意力不足」、「過動易衝動」以及「混合型」。
ADHD在台灣盛行率約百分之九,就醫診斷率僅有百分之一點六二,更只有百分之一民眾持續接受治療。根據心理健康司資料,成因包含環境因素如鉛中毒、早產、農藥、出生體重過輕、腸病毒、色素等不利大腦發展原因,或是頭部創傷、遺傳等先天因素。治療改善率達八成,若有ADHD卻沒有接受治療,有七成可能出現其他合併症狀。
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單瑜說,ADHD學童的行為是長期問題,但是如果遇到假日當天安排戶外活動等對專注力要求不高,不需要用平日在教室課堂、老師一對多管理的團體規範,家長可以管束,的確可以改變用藥選擇。
一般ADHD藥物短效僅有三、四小時,長效僅有八小時,因此當日停藥即可,即為「藥物假期」。然而,單瑜說,若是假日仍需要念書、寫作業等,仍可以用藥;部分國小學童用藥後,隨著年紀增長專注力提升,升國中後不需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