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星鑄字行創辦於1969年,是台北僅存的鑄字行。圖/中新社
雲門劇場位於淡水高爾夫球場與滬尾炮台之間,可以遠眺淡水河出海口,周邊環境幽靜。圖/新華社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文化部昨天公布「第1屆百大文化基地」110名獲選名單,獲選基地將獲得首屆入選證明及50萬元獎勵,「文化就是在你我身邊,最能夠觸動內心,也讓你有如回返家鄉的自在感覺」。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希望集中各部會能量,使每一處的文化基地,成為點亮台灣的據點。
候選件數逾千 由21專家評選
李遠說明,「百大文化基地」是他上任後的首要理想之一,除了對應行政院均衡台灣「6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政策,也希望將近年公私協力的成果,包含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再造歷史現場、地方文化館舍、獨立書店等整合呈現。他期盼,無論是台灣民眾及國際旅客,都能在身邊隨處可及的文化基地,感受「日日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的氛圍。
文化部表示,百大文化基地第1屆為期2年,今年首次辦理徵選,總計候選件數高達1026件,經21位各文化領域類別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審查,依自主永續營運性、場域現階段對外開放程度、多元文化主題,以及考量地域衡平性等,共計選出110名,成為第1屆百大基地獲選單位。
首屆涵括文創聚落與工藝、藝文展演、獨立書店、地方文化館、社區營造、古蹟、影視等7大多元類別,以雙北為例,獲選的文化基地包括日星鑄字行、雲門劇場、郭怡美書店、紀州庵文學森林、猴硐礦工文史館、新北市中和緬甸街區等。
其他還有宜蘭縣白米木屐村、新竹縣姜阿新洋樓、台中市中央書局、南投毓繡美術館、台南市88藝療所、高雄市三餘文化基地、花蓮豐田大同戲院、台東縣公東的教堂、澎湖縣望安花宅聚落等都是獲選單位。
串連地理生態 秀文化多樣性
此外,文化部考量所處地理環境、生態及文化歷史等面向,設定區域主題名稱為北北基宜的「淡蘭新都」、桃竹竹苗「浪漫智城」、中彰投雲「濁水沃土」、嘉嘉南高屏「南國創域」、花東「黑潮原鄉」及連金澎「鯤洋跳島」,除了對應行政院均衡台灣「6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也期待透過文化路徑、河流等串連台灣各地不同的地理、生態,同時看見台灣的文化多樣性及旺盛生命力。
文化部強調,「百大文化基地政策,並不會影響其他既有的補助計畫及資源」,後續文化部將邀請各部會共同加入,協助基地永續營運及提升文化能見度。第1屆百大文化基地獲選名單已公告於文化部官網、文化地圖、台灣社區通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