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觀念平台--天道酬勤 商道酬信

沙堅恆 |2006.02.11
1381觀看次
字級

陳水扁總統春節談話要求台商學習中國「晉商」及「徽商」,台商展現團結及紀律,發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為台灣的整體利益,配合政府「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徽商」有句俗語說:「天道酬勤,商道酬信」。

展望海峽兩岸前景,誰真誠地愛消費者,把誠實守信落實到行動上,誰的事業就會興旺發達。

「晉商」和「徽商」到清朝,一躍成為中國商幫之首,所謂「兩淮八總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鹽茶業貿易方面,「徽商」獨執牛耳。康熙、乾隆年間,「鑽天洞地遍地徽」,「無徽不成鎮,無績不成街」,「徽商」進入鼎盛時期,直到清末,「徽商」才開始走向沒落。

以「徽商」的代表人物—紅頂鉅賈胡雪巖為例。胡雪巖生性機敏,膽識過人,深謀遠慮,不攻近利,雖為「徽商」卻發跡致富於杭州,成為活財神,還以資助清廷、輸款籌餉,功在邊陲。胡雪巖原本是純粹的商人,竟然得到清廷特賜戴紅頂子、穿黃馬褂,可說亦官亦商,這在中國商道中實屬罕見。

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胡適能成為一代文豪、國際著名學者和新文化、新思想的領軍人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集「徽商」文化、儒學精神和西方先進思想之大成,厚積薄發、推陳出新。「徽商」所經營的種類有茶、墨、菜、鹽、錢、藥、糧、油、醬、酒、肉、織、木、典當、土等十多種;這充分說明,「徽商」由於較能適應社會發展,所以能爭得昔日輝煌。

陳總統「晉商、徽商」引喻,是否適合海峽兩岸華人區的經營現況?筆者認為台商至少精神上可以效法晉、徽商的做法, 但具體做法上要能因地制宜。

首先要注意的是, 中國市場實際上是個相對分割的市場。常聽到台商老闆講「如果中國十三億人有百分之一使用我們產品」之類的話。如果說這不是一句傻話,至少是句廢話。中國作為一個大市場,儘管有其共性,但總體而言,還是一個相對分割的市場。具體表現在複雜的地域結構,沿海與內陸、南方與北方、交通的發達狀態、大眾傳媒的到達程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中國作為一個市場整體的構成。上述各方面的差異極強地塑造著市場的結構,使中國一體化的市場表現為不同的區域性特徵, 最典型的例子是消費觀。

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作為中國市場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各地區人們的吃、穿、住、行都或多或少表現出差異性的消費文化,形成了不同取向的消費偏好。本位的地方保護主義政策,在中國社會向市場機制轉軌的過程中,由於管理力度和利益主體的問題,很自然出現地方保護主義,從而使一體化市場分割為地方性市場。市場相對封閉、排斥外來商品、假冒偽劣屢禁不止都是地方保護主義的表現形式。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更加劇了整體市場的分割。

台商面對一個相對分割的市場,要如何攻城掠地呢?人們總是希望花費合適的錢買最好的東西,希望消費得明明白白,可是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消費陷阱,又不得不小心躲閃,有時甚至覺得無所適從。消費者渴望回歸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誠信」傳統,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說過「民無信不立」。

在市場經濟中的一切行為都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而海峽兩岸各種法規尚不成熟,對失信懲罰不嚴厲,對守信的收益不明顯,守信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反倒成本低收益大。這樣的企業多了,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其實,信用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以明清時期的「晉商」為例。「晉商」之所以能形成「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陣勢,並稱雄商界五百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經營活動以誠信為本。晉商在精神支柱上以「信」取信於社會,摒棄欺詐、偽劣等行為,講求生財有道,利以義取。

北京同仁堂能立業存世四百年不倒,關鍵是其始終堅持「憨厚才能換來實誠」的經營理念,初創時提出的「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訓誡一直成為企業的宗旨,幾百年的誠信經營換來了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

當前發展台灣經濟必須去除過去「用嘴巴執政」的弊病。美麗的辭藻或動人的比喻,不如具體政策協助台商?當前,信用已經由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要求上升為一個經濟範疇。天道酬勤,商道酬信。誰真誠地愛消費者,誰把誠實守信落實到行動上,誰的事業就會興旺發達。(春節專輯之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