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易淺眠 睡前1小時少用手機

 |2025.03.21
35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年過50之後,很多人愈來愈難一覺到天亮,有失眠困擾。發生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除了疾病問題,主要是「老化」所致。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50歲是人生的分水嶺,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老化,會造成睡眠結構改變,變得很淺眠、睡眠片段化,夜間醒來的次數變多。

楊聰財表示,常見睡眠品質不佳原因,包括荷爾蒙減少、環境變化等。從生理層面來看,為何50歲後容易失眠,有7大原因:

1.褪黑激素分泌減少。褪黑激素是調節生理時鐘的重要激素,分泌量減少,會導致入睡困難、淺眠、夜間易醒。研究顯示,老年人夜間的褪黑激素濃度比年輕人低40%以上。

2.生理時鐘會往前移。隨年紀增長,生理時鐘會往前移,導致更早感到疲倦、更早入睡,但也容易提早醒來。

3.荷爾蒙、睪固酮下降。女性受到更年期的影響,導致雌激素和黃體素下降,大幅影響大腦的睡眠調節機制。而男性會睪固酮下降,也會影響深層睡眠。

4.慢波睡眠(深層睡眠)減少。易導致睡眠變淺,容易被噪音、光線,以及身體不適所干擾。

5.慢性病與身體不適。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會讓交感神經亢奮,使人難以放鬆入眠。

6.攝護腺肥大頻夜尿。多數男性在50歲後,攝護腺肥大導致夜間頻尿,使睡眠被打斷,影響深層睡眠。

7.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肥胖、肌肉鬆弛會導致氣道塌陷,夜間反覆短暫窒息,造成睡眠中斷、白天嗜睡。

以下是建議改善睡眠品質的5種方法:1.養成固定的睡眠習慣,不要熬夜;2.睡前1小時減少3C產品使用,避免藍光干擾;3.調整飲食與水分攝取,睡前2小時就不要再喝水了;4.睡前可進行冥想、深呼吸,減少焦慮與壓力;5.若有失眠、憂鬱、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應就醫評估與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