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新時代家庭的變化,陪玩姐姐這個新興行業順勢而起,成為另類的育兒支持系統。圖/123RF
【本報台北訊】雙薪家庭、無後援家庭、父母想喘息、孩子又需要陪伴,種種原因都讓「陪玩姐姐」這個新興行業順勢崛起,家長各種育兒需求她們幾乎都能支援。陪玩姐姐奚婉瑄說,陪玩時要引發孩子更多的發現與成長,這是一種專業,陪玩類型相當多元,玩玩具、說故事、做手作、進行益智遊戲,或者帶孩子到公園、戶外空間玩耍,針對大小孩,也能陪伴完成作業。
讓孩子感覺在玩 不是上課
陪玩姐姐以幼教、教保等相關科系的學生或者畢業生最受家長青睞,幼兒園、托嬰中心斜槓兼差的教保員也很受歡迎,此外,坊間還可看到具備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專業的陪玩姐姐,可以提供特殊教育、感覺統合相關的專業陪玩,若有英語能力的陪玩姐姐,更是大受家長喜愛。
主要服務台中地區的奚婉瑄表示,陪玩不容易,更是種專業,受過教育專業的人比較合適,因為互動間說的每句話、用字遣詞都會影響孩子,遊戲過程中給孩子適當的學習建構也很重要,但又要讓孩子感覺互動不是上課學習,而是跟好朋友一起玩耍。
奚婉瑄說,除了要動腦思考怎麼回應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也要想著怎樣可以讓遊戲更好玩、積木怎麼蓋能更引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孩子在遊戲裡能發現什麼等等。
至於陪玩姐姐的薪水,根據服務內容、地點、經驗與專業背景有所不同。鐘點費從300至500元不等,若具備音樂、美術專業或者語言、教育專業等等,又可以更高。也有全職月薪制的陪玩姐姐,薪資可達3萬至5萬元,陪玩哥哥也有。
陪玩姐姐到府陪玩,仍有潛在風險,該如何挑陪玩姐姐?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前理事長高鈺淳表示,家長一定要先面試,了解對方陪伴照顧的經驗、想法、觀念是否契合,陪玩過程也要先觀察互動,確保孩子獲得適當照顧。
剛開始合作 先觀察互動
高鈺淳說,剛開始跟陪玩姐姐合作時,家長可以待在同一個空間,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干涉,可在室內空間如家中或者社區活動室陪玩,一方面降低風險,一方面也可從旁觀察互動情形。此外,雙方也應擬訂簡單的合作契約,例如陪玩姐姐的服裝衣著、指甲長度、綁頭髮等,做外在形象的溝通。
奚婉瑄表示,雖然大部分家長找陪玩,是想放鬆或離開孩子身邊,但在最初幾次時,建議有孩子熟悉的成人或主要照顧者在身邊,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家長也能觀察陪玩姐姐跟孩子的互動是否良好,切忌一開始就把孩子丟給陪玩姐姐。找幼保、教育、護理專業背景或有保母證照者也很重要,會更注意跟孩子互動的細節。
中華幼兒教育協會理事長蘇傳臣表示,陪玩姐姐或哥哥,目前台灣並無相關法令規範托育環境及人員資格,政府也應未雨綢繆,避免衍伸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