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去年成為警示帳戶最多者,被形容是「打詐化外之地」。圖/曾學仁
【本報台北訊】我國因詐騙導致財損金額每年成長,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昨質詢詐騙問題時表示,去年國人被詐騙金額是前年的5.7倍;行政院長卓榮泰答詢時坦言政府的努力還遠不及國人要求,每天都在精進,但詐騙不打會更多。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數據顯示,去年10大警示帳戶金融機構排名依序為,中華郵政、第一商銀、中國信託、遠東商銀、合作金庫、國泰世華、華南商銀、玉山銀行、彰化商銀及台灣銀行。
9公股金融 警示帳戶占54%
新北地檢署偵辦提供帳戶、車手詐欺案,一直高居全國首位,曾任新北檢檢察長的余麗真分析警示帳戶數據,中華郵政去年占16.1%位居第1,5家公股銀行合計占總數29.8%,其餘3家公股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土地銀行占總數8%;郵局加上8家公股銀行共9大金融機構,去年假投資警示帳戶高達3萬5566個,約占整體54%,著實讓人吃驚,更顯現官方金融機構打詐、洗錢防制意識不足。
中華郵政3年間警示帳戶激增4.8倍,成為去年警示帳戶最多者,遭質疑是「打詐化外之地」。對此,中華郵政表示,過去是以「人」來計算,不管該人一次詐騙幾個帳戶,都算一案,近年是以「帳戶」來計算,才會有激增情況,但也提出精進措施,包含加強高風險交易控管、強化開戶審核等。
柯志恩說,2023年詐騙財損金額約88億元,2024年飆升至502億元,平均一天336件詐騙。卓榮泰表示,他承認打詐這件事國人很關心,政府的努力還遠不及國人要求,每天都在精進。
卓榮泰強調,打詐不是愈打愈多,而是不打會更多,今年春節後各項數字都在下降。
北檢斬金行動 羈押52人
假投資詐騙橫行,台北地檢署去年12月起執行「斬金行動」,日前執行第4波,再聲押禁見10人獲准,全案迄今已羈押52人,報案被害人5584人,遭詐騙金額初估高達170億餘元。由於還有許多民眾可能不知受騙,檢方呼籲被害人盡速出面指認。
檢警調查,詐騙集團成員架設「假投資網站或應用程式」,涉佯裝投資公司人員在網路刊登投資廣告,待被害人上當投資,由假出金詐團「出金手」,小額匯款至被害人帳戶,營造獲利「假象」,被害人誤信為正當投資管道,持續並投入大量資金而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