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將較去年度大增4700億元,增加2成。對照主計總處近期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14%,財政部似乎底氣滿滿。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度中央政府稅收超徵3757億元,今年度持續拜AI產業與房市之賜,如無意外,今年依舊是「超徵」年。
財政部底氣除來自經濟自然成長,也與3大租稅措施將貢獻大筆稅款有關。首先是金融營業稅。賦稅署官員指出,今年起金融營業稅不再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將納入預算。去年金融營業稅撥入447億元,因為貸款利率提高,去年金融營業稅較預算數多了六成五。
其次是房地合一稅繼續成長。去年房地合一稅首破千億元,較前年增加390億元。依照規定,營利事業賣2016年以後買進的不動產,適用房地合一新制,個人賣不動產隨著實施新制日久,適用案件逐年增加,申報舊制財交所得案件逐年減少。
最後是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實施,去年5月是首年報稅。第一年就收了270億元,全計入所得稅。和房地合一稅一樣,預計CFC稅收以後也會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