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抄襲 論文相似檢測系統上線

 |2025.02.17
23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2022年國內政壇碩士論文抄襲風波不斷,多所大專校院祭出規定,要求碩博士論文需經系統論文相似度比對才可離校。教育部與國家圖書館合作推出「學位論文相似檢測輔助系統」,現已上線營運,系統資料庫以國內碩博士學位論文為主,用以專門交互檢測國內論文。

現今大專校院多自行採購如Turnitin等論文比對系統,學生發表前可先比對查察,Turnitin資料庫包含國內外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中國期刊網和Google網頁等,但較缺乏國內碩博士期刊和論文數據。近年數起政壇論文抄襲案,抄襲對象多為國內其他學生學位論文,比對系統不一定能完全抓漏。

可檢測論文篇數 超過77萬筆 

對此,教育部和國圖合作,2022年起委託台師大團隊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資料為基礎,開發學位論文相似檢測輔助系統,於去年中開放大專校院學生試用,近期已上線營運(https://wass.ncl.edu.tw/)。

教育部表示,全國各大學校院尚未畢業、正在撰寫論文的博碩士生,都可以免費使用系統服務。系統具章節分析功能,可篩選、不檢測無關的章節內容。再者,系統內存有國內大量的博碩士論文,使用者可專門交互檢測國內論文。

教育部指出,撰寫論文時難免會出現不經意的錯誤,如使用參考文獻的文字而未正確引述出處,系統能幫助學生有效辨識潛在問題,以避免不小心誤用他人的文字而沒有標註。

系統檢測來源文獻為國家圖書館收錄、未損毀博碩士學位論文PDF檔案,目前可進行檢測的論文篇數,約等於「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首頁左下角公布的「論文已授權全文」筆數,截至16日有77萬2845筆。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將持續更新歷年論文、逐步納入系統檢測來源,未來將持續擴大檢測資料庫內容。

用ChatGPT潤稿 也需註明

另一方面,除了論文有抄襲疑慮,有些大學也針對備審資料指引,增加使用生成式AI的「誠信聲明」,強調AI輔助效果取決於學生原有準備程度,絕不能無中生有。其中,清華大學今年首次加入使用生成式AI的「誠信聲明」,要求考生若使用AI協助備審,須標示使用範圍,並保留相關原始資料以備查驗,其他學校也有類似做法,台灣師範大學副教務長楊承山指出,學生應把生成式AI當成一個人或是資料來源,只要有運用就應註明。

此外,學測剛落幕,有些考生陸續整理學習歷程檔案,生成式AI成新工具。清大招測中心主任王潔說明,AI是這個世代的學生要會使用的工具,因此申請入學的「誠信聲明」並非禁止學生使用,而是要看到學生是否妥善使用。陽明交通大學教務長陳永昇指出,校方不會請考生提供原始資料,但會在申請入學辦法增加聲明,要求考生需親自準備備審資料,若有使用任何AI工具協助,須清楚說明使用方式,例如用ChatGPT潤稿等。

台南二中教務主任、資訊科教師涂益郎表示,盼有更多大專校院能把生成式AI使用規範,加入備審資料準備指引,高中端在引導學生使用時會更有立足點,這麼做也是讓學生知道,「你們可以用,但要遵照學校規範」,強調在運用生成式AI輔助製作學習歷程時,絕不能無中生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