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擬控股 英特爾晶片廠

 |2025.02.16
2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彭博資訊14日引述一位知情人士報導,應川普政府官員要求,台積電正考慮取得美國英特爾晶片廠控股權。一位白宮官員同日則向路透指稱,川普政府可能不會支持由某個外國實體來營運英特爾的晶片廠。

前述人士指稱,川普政府官員在與台積電的近幾次會議中,提出兩家公司間進行交易的構想,台積電也接受,但尚不清楚英特爾是否對交易持開放態度。

該人士說,相關安排除了來自美國政府的支持,可能還包括讓幾家美國的主要晶片設計公司入股。這代表此合資公司將不只是由一家外國公司擁有。

《紐約時報》14日也引述4位消息人士報導,英特爾正與川普政府合作,計畫將其幾座晶片廠的營運移交給台積電。英特爾董事會獨立主席耶里過去幾月已與川普政府官員,及台積電高層談過交易,將英特爾的製造業務,與其半導體設計及產品業務分拆。

美國投資圈盛傳美國政府將施壓台積電與英特爾合組公司,以搶救這家美國本土半導體公司,不過,投資專家分析,即使台積電高層同意想辦法救英特爾,台積電的股東們應該不會同意跳錢坑,台積電股權7成是外資,並非台資,美國政府對台灣政府施壓,恐怕不會很有用。

技術合作 才是美方目的

若台積電幫美國政府救英特爾,分析台積電與英特爾未來關係的可能性,合組公司的機會不大,出資收購英特爾晶圓廠的機會也小,專家認為,以技術合作模式,直接拉拔英特爾升級、掌握先進製程,這可能才是美國政府最想要的,達成把晶片製造技術及產業留在美國的目的。

如果回應了美國政府的許願,台積電不就得乖乖奉上自己的技術核心?專家表示,即使是技術合作模式,也有避免快速縮短英特爾學習曲線的辦法,但成果能否成功複製,就得看英特爾自己的能力,與台積電無關。

課晶片關稅 恐致美AI戰落敗

《巴隆周刊》(Barron's)14日指出,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的人工智慧(AI)競賽中目前處於優勢,但川普政府可能的課徵晶片關稅措施將是重大威脅,削減用於美國AI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讓即將到手的勝利變成失敗。

報導說,表面來看,提高關稅似乎可以激勵國內晶片製造,但現實情況是,未來幾年內,半導體生產並無法轉移到美國。打造晶圓廠大約需要4年,成本高達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0億元)至200億美元,且資金並非唯一的關鍵因素,半導體製造技術的專業知識同樣不可或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