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夷
推開玻璃門,超市裡的暖意撲面而來。智英目光停留在一排排紅潤透亮的蘋果上,像是每一顆都藏著滿滿心意。她伸手挑選,心底卻浮起陰影,那是種壓在心頭的沉重,彷彿無論她如何努力,都無法讓某些關係變得輕盈。
這樣場景,智英早已經歷無數次。每當需要準備回婆家,她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任何怠慢。可即便如此,那些藏在言語中的微刺卻未停過──嫌水果不甜、食材不新鮮、菜不合口味。這些話像無形刀刃,割裂她的努力,讓她懷疑自己的用心是否有意義。
她常感到那堵隱形的牆,那份無法突破的隔閡。不管她付出多少,似乎都無法填滿彼此間的空白,直到某天,她終於鼓起勇氣,試圖打破僵局。她開始察覺,那些言語背後,或許不僅是挑剔,還帶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感。
婆婆不善表達,心底隱藏著的並非真實的嫌棄,而是她未曾注意的侷促與不安。那些挑剔的話語,其實是一種難以啟齒的防禦,是對關係失衡的不適應。
明白這一點後,智英開始改變。她不再以分量來衡量心意,也不再試圖用豐盛食材來掩蓋距離。她學會放下強求的完美,轉而用輕鬆方式去靠近對方。有時是一袋婆婆喜歡的小零食,有時是提前詢問家裡的需求。漸漸地,那份原本僵硬的關係,多了一絲柔軟。婆婆的話中也開始帶上笑意,偶爾會真心讚賞她的選擇。
修復關係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那份沉甸甸的心意,終於找到一個溫暖的出口。智英明白,婆媳之間,無需完美無瑕,只需多一點理解,多一點耐心,便足以讓兩顆心靠近些,再靠近些。
再一次推開超市玻璃門時,智英看著手中裝滿水果的袋子,感受到的不再是壓力,而是一份溫柔的堅定。這份心意,不再是沉重負擔,而是愛的重量,細膩卻深刻,令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