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助學金學子 回山感恩座談

人間社記者邱雅芳大樹報導 |2025.02.07
690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慈悲基金會舉辦「三好助學金回山感恩座談」,邀請歷屆受助學生與貴賓回山團聚。後排右二為依來法師。 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人間社記者邱雅芳大樹報導】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三日於佛光山舉辦「三好助學金回山感恩座談」,邀請歷屆受助學生近三十人回山團聚,共度溫馨的新春時光。此次活動不僅讓受惠學生回山尋根,也深化對三好精神的理解,期許未來能將這分愛心傳承下去,回饋社會。

一行人先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觀,深入了解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弘法精神與佛光山的發展歷程。隨後,前往禮拜星雲大師,參觀星雲大師「一筆字」,了解大師病後仍堅持以書法弘法的精神,深刻感受到大師堅韌不拔的毅力與慈悲智慧,從中獲得深刻的啟發。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介紹佛光山開山五十多年來,在星雲大師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下,從荒山變成今日的佛教聖地。大師一生歷經苦難,幼時拾荒、撿動物糞便當肥料,僅偶爾能讀書,未受正規教育,沒有畢業證書。然而,他深知唯有讀書與努力才能翻轉人生,因此奮發向上,最終獲得學界頒發三十多張榮譽博士證書。

星雲大師提倡自覺、向上、謙卑,人生的道路須靠自己選擇,每個人的出身因緣不同,無論貧富,只要懷抱向上的心,便能開創未來。佛教最講究自覺,人生如同學習的過程,從嬰兒學爬開始,一切都須靠自己努力。

座談會中,學子們紛紛表達對佛光山的感恩,並分享自身經歷與心得,自我期許在學業上繼續努力,不辜負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的支持與照顧。

成功大學藥學系暨員林青年分團副團長顏翊芩分享,上大學後需自理學費與生活開銷,必須兼職工讀,讓生活充實而有成就感。今年新春回到佛光山,她感受到滿滿的關懷與愛,就像回到溫暖的家,心中充滿喜悅與感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