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在歐盟與北京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歐盟委員會十四日再認定北京當局在醫療器材公共採購市場中嚴重歧視歐洲企業,並揚言採取「果斷行動」反制,為後續限制大陸參與歐盟公開招標的潛在行動埋下伏筆。
歐盟去年四月首次動用二○二二年通過的「國際採購工具」對大陸醫療器材之政府採購市場啟動調查,該規章旨在促進國際公共採購市場的互惠准入。歐盟報告指出,有明確證據顯示大陸以不公平與歧視性措施,限制歐盟醫療設備生產商准入,且涉及範圍廣泛的產品,包括X光機、植入性醫材、繃帶、輪椅等。
歐盟貿易專員塞夫柯維奇表示,歐盟已準備好採取果斷行動,以捍衛公平競爭的環境,支持公平競爭,但他同時強調將以對話作為解決問題的首要途徑。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表示,大陸主張透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爭端,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歐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在大陸政府醫療器材採購公開文件中,有百分之八十七的投標資格禁止進口醫材,並設有直接或間接之歧視措施,近年大陸政府又愈發重視本土和國家導向的醫療技術採購。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四日與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通電話時表示,中歐經貿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喊話歐盟成為可以信任的合作夥伴。柯斯塔則說,歐方願同中方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處理經貿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