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中的檜木材、大理石、瓦片等舊建材重生了,史博館將舊建材結合館藏作品,包括李義弘〈花東縱谷〉、王南雄〈瀑布〉、于右任〈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草書八聯屏〉,轉化為荷花圓盤、山水擴香石、水波紋置物盤等文創品,除提倡文化傳承與環保永續,也象徵博物館從歷史邁向新生。
史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為迎接建館七十周年,館方攜手「點睛設計有限公司」及「甘溫工作室」,將閉館整修時卸下的檜木扶手、大理石及瓦片等舊建材,以「RENEW」思惟,透過專業技術及循環設計,融和館方典藏以及建築本體為設計元素,重新賦予歷史價值。
史博館運用磚瓦破碎注漿再製、瓷土釉藥與瓦粉結合、大理石重整加工等專業技術,融和館藏圖像,其中「水波紋置物盤」二款色系象徵史博館的紅牆、綠瓦,演繹自王南雄〈瀑布〉中奔流的水泉,產生一圈圈的漣漪;以于右任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草書八聯屏〉作品,創作成三款手帳印章,產生隨處隨印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