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 讓舊建材變文創新品

曹麗蕙 |2025.01.10
212觀看次
字級
「水波紋置物盤」兩款色系象徵史博館的紅牆、綠瓦,演繹王南雄〈瀑布〉奔流的漣漪。圖/史博館提供
于右任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草書八聯屏〉,創作成手帳印章。圖/史博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中的檜木材、大理石、瓦片等舊建材重生了,史博館將舊建材結合館藏作品,包括李義弘〈花東縱谷〉、王南雄〈瀑布〉、于右任〈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草書八聯屏〉,轉化為荷花圓盤、山水擴香石、水波紋置物盤等文創品,除提倡文化傳承與環保永續,也象徵博物館從歷史邁向新生。

史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為迎接建館七十周年,館方攜手「點睛設計有限公司」及「甘溫工作室」,將閉館整修時卸下的檜木扶手、大理石及瓦片等舊建材,以「RENEW」思惟,透過專業技術及循環設計,融和館方典藏以及建築本體為設計元素,重新賦予歷史價值。

史博館運用磚瓦破碎注漿再製、瓷土釉藥與瓦粉結合、大理石重整加工等專業技術,融和館藏圖像,其中「水波紋置物盤」二款色系象徵史博館的紅牆、綠瓦,演繹自王南雄〈瀑布〉中奔流的水泉,產生一圈圈的漣漪;以于右任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草書八聯屏〉作品,創作成三款手帳印章,產生隨處隨印的趣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