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族提前下車 每天走8千步顧健康

 |2025.01.08
23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現代生活型態,工作久坐成為無法避免的現象,尤其辦公室族群,「不動」恐侵蝕身心健康,醫師建議,新的一年設立每天至少8000步目標、使用站立式書桌,避免長時靜態生活。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台灣成年人身體活動與生活型態調查」顯示,46.1%成年人無法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周建議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量,教育部調查也指出,「工作太累」、「缺乏動力」等原因,讓民眾對運動望而卻步。

國泰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莊海華昨分享《醫學報導》刊載內容,提醒民眾身體活動、久坐與慢性病的關聯。她說,靜態行為增加與身體活動減少,與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息息相關;久坐不僅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及部分癌症風險,也會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莊海華進一步說明,根據研究顯示,適當運動可紓緩壓力、提升情緒與增強自信,運動不足則加劇焦慮與抑鬱;建議每天安排適量活動,如步行、慢跑或游泳,有效減少慢性病風險;事實上,保持健康不一定需要大量時間投入,透過日常小習慣調整,就能提升身體與心理健康。

新的一年開始之際,莊海華建議,民眾可設立每天8000~10000步的目標,透過手機或穿戴裝置追蹤進度,激勵自己保持活躍;想達成目標步數也不困難,可以通勤結合運動,嘗試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班,或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提前一站下車,增加步行時間。

另外,莊海華認為,多樣化工作姿勢,也是避免長時間靜態工作解方之一,民眾可使用站立式書桌,結合坐與站姿勢,再加上定時活動提醒,每30∼60分鐘起身活動,如伸展、散步或深蹲,也可抓住日常運動機會,如選擇走樓梯、打電話時走動,都能減少久坐對健康影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