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雕作品美如寶石 死海大功臣

 |2025.01.07
465觀看次
字級
以色列藝術家斯格列特,利用死海中的「鹽分」,創作禮服、高跟鞋、提琴等藝術品。圖/取自IG@sigalit_landau
以色列藝術家斯格列特(圖),利用死海中的「鹽分」,創作禮服、高跟鞋、提琴等藝術品。圖/取自IG@sigalit_landau
以色列藝術家斯格列特,利用死海中的「鹽分」,創作禮服、高跟鞋、提琴等藝術品。圖/取自IG@sigalit_landau
以色列藝術家斯格列特,利用死海中的「鹽分」,創作禮服、高跟鞋、提琴等藝術品。圖/取自IG@sigalit_landau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想到死海,就能想到能讓人漂浮在上頭的高含鹽濃度。位於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的死海,以其高鹽度享譽盛名,除了拿來美容泡澡,以色列藝術家斯格列特.朗度(Sigalit Landau)還拿它來創造藝術。

從小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山區,斯格列特家附近就能夠眺望到死海水域,因此讓她對於這個「邏輯不同、時間感不同」的海域感到著迷。她一直都用各種物體嘗試在死海中產生鹽結晶,例如將衣裙、高跟鞋,乃至漁網、花瓶、桌椅、提琴等浸入死海中,待海水中的鹽分附上這些生活隨處可見的物品,在時間的等待中,形成水晶般的鹽雕。

〈鹽新娘〉靈感來自戲劇

斯格列特在名為〈鹽新娘〉的項目中,將一件禮服浸入死海2至3個月,利用鹽結晶的自然過程,使其煥然一新。隨著時間的過去,禮服外表會裹上一曾厚厚的結晶鹽,慢慢「堅硬」起來,不僅擁有雪白外觀,更有冰凍的厚實感。斯格列特形容:「它看起來像雪、像糖、像固體的淚,也像水與火結合後的白色沉澱物。」

〈鹽新娘〉靈感來自1916年的戲劇《Dybbuk》,該劇講述一位年輕婦女,被已故情人靈魂附身的故事,而斯格列特的鹽禮服是戲劇中,主角所穿禮服的複製品。

斯格列特表示,必須親自下海多次檢查禮服,以捕捉鹽結晶的逐漸過程是否順利。「當你以某種方式接近作品時,就會發現每顆鹽晶都有自己的尺寸,實在是令人驚歎」。因為鹽在累積前幾乎沒有重力,氣壓、溫度和溼度都會影響作品成果,所以在海中需要不斷觀察與調整。

2050年 死海恐完全乾涸

「從地質學角度來說它稱作結晶,但我認為這過程更像是療傷。」禮服外觀的神奇轉變,除了斯格列特的創意,實驗地點死海才是幕後功臣。在海藍寶石的美麗色調中,斯格列特挖掘出死海不一樣、閃亮的乳白特色。但隨著死海上流源頭──約旦河被截取使用,注入的水量變少,死海湖面不斷下降,專家預估2050年死海可能完全乾涸。

斯格列特說,雖然她的作品像寶石般美麗,但它實際代表的意義是脆弱、是不安。「我希望作品像是一個失憶的人慢慢恢復記憶,慢慢理解什麼是大自然,以及大自然跟人類的關係。」

斯格列特作品除蘊含有力的感動、深刻的詩意,還將和平共處的願景賦予其中。目前她已將這件〈鹽新娘〉,送到英國倫敦的馬爾堡當代美術館展出,讓這件可以說是藝術,也像是科普實驗的成品,能夠讓一般民眾近距離觀察,進而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