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蘿蔔富含維生素A和抗氧化物質,能減少關節炎症狀。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天氣冷颼颼,不少民眾的關節因此不適。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表示,長者可能由於退化性關節炎,在冬天出現關節卡頓,可多吃可多吃包括番茄、芥藍菜、紅蘿蔔等食物,有助於關節健康。
王竣平說,長者有退化性關節炎,關節中既有的關節液,可能隨著溫度降低變濃稠,在天氣變化時引起關節卡頓,而若氣溫低或溼度高,也會導致許多民眾的肌肉、肌腱、韌帶「熱脹冷縮」而較緊繃。
冬天保護關節吃什麼?王竣平對此也在臉書提到,可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膠原蛋白是維持關節健康的重要元素,能修復軟骨並增強韌性。而發炎是引發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抗發炎食物能幫助舒緩症狀,如老薑,可溫暖身子和抗炎,可加入薑湯或炒菜中;番茄富含茄紅素,抗氧化能幫助減少發炎;山藥可強化關節,適合煮湯或蒸熟食用。
另外,吃補鈣健骨的食物和當季根莖類食物也有幫助,芥藍菜富含鈣和維生素K,能幫助骨骼吸收鈣質;黑芝麻富含鈣和抗氧化物質,可製成芝麻糊或加入甜品中。根莖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和礦物質,能提高免疫力並改善關節健康,包括當季蓮藕能滋陰潤燥,冬季關節乾澀的人群尤為適合;冬天盛產的紅蘿蔔,富含維生素A和抗氧化物質,能減少關節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