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穿越時空 給人愛與希望

 |2024.12.17
1783觀看次
字級
星夜下梵谷 莫格達姆透過插圖、想像的思惟,將梵谷帶到21世紀,模擬梵谷的孤寂與困境。圖/取自IG@alirezakarimimoghadam
畫作受人追捧 莫格達姆透過插圖、想像的思惟,將梵谷帶到21世紀,模擬梵谷的孤寂與困境。圖/取自IG@alirezakarimimoghadam
為賣畫黏香蕉 莫格達姆透過插圖、想像的思惟,將梵谷帶到21世紀,模擬梵谷的孤寂與困境。圖/取自IG@alirezakarimimoghadam
梵谷沒被認出 莫格達姆透過插圖、想像的思惟,將梵谷帶到21世紀,模擬梵谷的孤寂與困境。圖/取自IG@alirezakarimimoghadam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在中學時期受看了宮崎駿執導動畫《天空之城》,立志成為在動畫界有影響力的人;日本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幼時閱讀歐姬芙(Georgia O'Keeffe)的畫冊,啟迪她創作之路。至於伊朗漫畫家莫格達姆(Alireza Karimi Moghaddam),從小就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的粉絲,甚至創作一系列「當梵谷活在當代」畫作,「我想讓大眾重新認識梵谷,他不是一個失意、憂愁的藝術家,而是充滿愛、人性、希望與利他主義的象徵」。

後世認為梵谷的一生受精神疾病折磨,莫格達姆不這麼認為,「也許是孤獨但不是憂鬱,我怎麼能相信〈向日葵〉和〈星夜〉的創造者是憂鬱者呢?」透過插圖與詩詞的詮釋,莫格達姆將梵谷帶到21世紀,讓大眾看見這個表現主義先驅,他如何在孤寂之中,用畫傳遞愛與希望給世界。

在莫格達姆的畫中,讓梵谷在星空下賞月,或在「自己」的雕像旁賣畫,但乏人問津;其中一幅是梵谷拿著手機幫一群人在〈向日葵〉》牆前拍照,但大家卻都認不得這位畫家,莫格達姆想像以梵谷的角度,寫下一段話「雖然我很高興人們喜歡我的畫,但每當看到這些人不在乎『我』的時候,絕望就會襲來,希望世界對我更友善一點」。

畫作色彩鮮明 開創藝術先鋒

義大利藝術家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把一根香蕉黏在牆上,作為當代創作〈喜劇演員〉,拍出破天荒高價;莫格達姆也畫出一張梵谷在〈星夜〉等畫作黏上香蕉,並以模擬梵谷口吻寫下:「我成功將大量畫作賣給了一位收藏家,但我必須承認,可能有點偏離了我對藝術的理想和信念。」表現出困苦中的梵谷,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梵谷的一生充滿掙扎與苦難,卻在藝術史留下了永恆光芒,但他的畫作因色彩鮮明和筆觸狂放,在當時是人們眼中的「異類」,以至窮困潦倒。對此,莫格達姆認為,梵谷是一位先鋒藝術家,在19世紀大眾都還不了解這樣的藝術風格,「沒有人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肯定很孤獨」。

莫格達姆分享他在創作之前,會翻閱梵谷作品集來發想,希望用全新角度讓大眾看見這個畫家,聚焦貧窮、孤獨、心理健康或疾病,思考如果梵谷生在現代會是什麼樣貌、面對什麼問題,大眾應該要如何去給予回應,「我努力在延續梵谷對生活的觀點」。

梵谷在生前受到很多人的輕視、不尊重,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創作出藝術傑作,莫格達姆想要鼓勵大眾,「傾聽你的靈魂,並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