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評析】士為知己者死:且說韓信與劉邦(下)

文/田心耘 |2024.12.11
502觀看次
字級

文/田心耘

5

韓信既有一流的知人之明,對劉邦屢屢撤換精兵的心機難道渾然不覺?

他的心裡未始沒有疑雲,然而相較於此前的失敗人生,動輒十萬兵員在握,馳騁戰場歡喜收割的成就感,掩蓋了所有的疑惑。

不是劉邦賦予重任,韓信呀韓信,你終生只能老死家鄉,作沒沒無聞的魯蛇!

對知己的感恩一旦蓋過其他,韓信既能坦然接受劉邦換兵的調派,面對高明說客如武涉、蒯通者流,也能安然不動。

兩人來自不同的陣營,卻有共同的分析:楚漢相持不下,全賴不世出的韓信。韓信倒向哪邊,等於為哪邊加碼,高下立判。然而功高必然震主,為韓信個人計,索性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蒯通甚至更進一步:設若韓信不甘鼎足而立,憑藉智勇雙全,不難席捲天下。

司馬遷不惜在〈淮陰侯列傳〉耗費大量筆墨,翔實記錄了兩名說客的說詞,其後載記韓信慨然表述:既受劉邦的大恩大德,今生「雖死不易」!

6

相較於逐鹿天下時的巋然不動,韓信在天下底定後的叛變之舉,在在啟人疑竇。

司馬遷在〈淮陰侯列傳〉進入尾聲之際,極寫韓信的驕矜狂妄,以增加其兵變自立的可能性。然而司馬遷也含蓄地點出:韓信叛變,從一開始就是「想當然爾」的「傳言」。

叛國的傳言,當權者向來寧可信其有。經陳平巧設陰謀,劉邦以叛國的罪名逮捕韓信,其後又開釋。韓信若真有叛國之心,劉邦豈能輕易饒過?

韓信最後死於蕭何的計謀。

蕭何,也是韓信曾經的知己,哄他進入呂后主持的漢宮。韓信含冤死在漢宮的鐘室。

對韓信之死,司馬遷用「且喜且憐之」寫「前知己」劉邦的反應。喜的是這個心腹大患終於去除,憐的又是什麼呢?

劉邦心知肚明,韓信的叛變,從來不是個人主觀的選擇,而是被迫,乃至含冤?

他從頭到尾都是被誣告的?司馬遷筆下所據的官方材料,原就是為迎合「上意」捏造?

7

韓信被殺,怪只怪他明明深諳人性,卻不明天道:「功成名遂身退」,才是老子極力推許的「天之道」。

他對劉邦,儘可以感恩戴德──不是劉邦的信任,他無以揮灑此生的軍事天賦,因此留名青史。然而舞台的亮麗表演既畢,最好的謝幕,不只下台一鞠躬,更該遠遁江湖,從此消逸無蹤,始能打消當今天子「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不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