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專題報導】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將於下月18至20日舉行,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 A、數學 B、社會、自然共6科,本報為考生提供各科重要知識點,分析考試命題趨勢及考前叮嚀。
李鋒文教升大學中心國文科老師陳顥表示,核心古文部分約占試題2成,是考試關鍵。考生應精讀包括〈鴻門宴〉、〈赤壁賦〉和〈項脊軒志〉在內的15篇必考篇目,熟悉文意、篇章結構、修辭與文法細節,以提升答題優勢。
閱讀理解則是試卷的核心,涵蓋文言文、白話文、非連續性文本及雙文對讀題型。建議考生每天練習2組文言文與白話文閱讀題,注意標註人名、地名、時間與語氣轉折等關鍵字,增強語感並提高解題速度與正確率。
形音義改錯及成語等基本題型來源,多與核心古文相關,考生應每日練習10題,完成後仔細訂正,反覆練習以熟悉題型並提升準確率。國學知識部分應著重理解經典文學、經史子集的基本框架,透過歷屆試題找出盲點,避免死記硬背。
針對混合題,考生須強調訊息檢索與文意統整能力。答題前先讀懂題目並標示關鍵字,回到文章檢索資料,按照題目要求完整作答,最好將答案寫到字數上限,只要答題方向正確,基本分數就能拿到。
國文寫作部分,陳顥建議考生每周練習2篇,包括知性題與情意題,前者應分段清晰、舉例充分,控制在35至40分鐘內完成;後者則應注重情感表達與情境描述,時間控制在40至45分鐘內。透過規律練習,考生可提升表達能力並強化寫作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