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多位依賴輪椅的肢障者,昨天實地體驗新竹市護城河畔親水公園兩側的石板路,有人被顛得尿失禁,有人差點被外露的電線電到,還有人甚至在陡坡上幾乎「後空翻」。
來自新竹的脊髓損傷的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陳全鴻,為實地體驗和勘查各縣市的無障礙設施,目前正坐輪椅環島,預計花14天,昨天是第12天,在豔陽下經過新竹市,雖因排汗系統不良而中暑,仍勉力呼籲市府、工程單位、建築師及民眾一起重視無障礙環境的重要。
「原本可以用兩年的輪椅,只要多走幾趟新竹市護城河畔,不出半年就毀了。」陳全鴻說,不只是肢障者,盲人、老人、推娃娃車的家長等都很仰賴無障礙設施,但新竹火車站前、南門綜合醫院旁的護城河畔最讓他們痛心,石板路面非常顛簸,連機車和汽車都要一路震著騎乘,行人徒步區路徑寬窄不一,有些路段寬度不到90公分,輪椅族只能望路興嘆!
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理事、無障礙環境推動委員劉金鐘表示,週遭環境優美,但規畫者不用心,像他是掛尿袋的,輪椅走一趟他就失禁了,視障者如果靠手杖走,恐怕會跌到河裡去,水溝柵欄的孔隙是直向的,輪椅會陷進去卡死,應該改成橫向或格子狀才安全。他試著推輪椅走無障礙的斜坡步道,但因坡度太大,差點往後仰翻。
新竹市脊髓損傷協會前理事長黃寶源指出,週遭有火車站、汽車站、醫院、銀行、電信公司和公園,身障者只能眼巴巴的遠望綠樹紅花,無法親近,「希望以後公共設施驗收時,都能考慮周全,或找身障者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