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三寶歌〉到〈三寶頌〉 醞釀四十年 慈惠法師口述 記錄/蔡孟樺 文稿/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4.12.01 語音朗讀 8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 慈惠法師口述 記錄/蔡孟樺 文稿/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尤其是〈三寶頌〉,更是在師父心中思惟了幾十年。也許有人要問,不是已經有〈三寶歌〉了嗎?為何還要〈三寶頌〉?師父也很重視原有的〈三寶歌〉,在他早期的小說創作〈真正皈依處〉,描述兩位僧青年在夜涼的夏夜,經過對於佛陀教義與弘法使命的深刻交談後,他們踏著霜似月光,在回程中激昂高唱〈三寶歌〉:「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甚至還曾聽他走在當時的法國巴黎古堡道場,引吭高歌地唱過這首歌,那真是稀有難忘的場面。古堡那麼寬廣,四周那麼寧靜,環境那麼美好,而師父為教為眾的心意,從高吭的歌聲中傳遞出來……。因為師父對〈三寶歌〉的珍惜,他讓學院同學召開班會時,每周都唱一遍,好讓同學記住這首歌。但在另一方面,總覺得要讓廣大的群眾,共同齊唱這首〈三寶歌〉,有點困難度,因為歌詞較難記,曲風有點深沉,尤其得花去六、七分鐘才能唱得完。因此,師父在心中醞釀近四十年,希望能創作一首適合大家唱頌的典禮用歌,這首歌不僅要完整表達三寶的意義,尤其詞句要精緻美麗、音調要莊嚴攝受,而且必須在二、三分鐘之內唱完。記得差不多在一九八○年左右,在某一次前往台南新營弘法的途中,師父忽然靈感浮現,便將歌詞順口念了出來,未加一句、一字的修改,在短短的一分鐘之內,〈三寶頌〉就這樣完成了。那次剛好是由我隨行,師父隨口念出歌詞,囑我趕緊拿出筆記下,我記得還是用「面紙」所記下來的。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佛法僧。您是我們的救主,您是我們的真理,您是我們的導師,您是我們的光明。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三寶頌〉完成後,佛光山與佛光會,每在開會程序的第一環,就是讓大家合唱〈三寶頌〉,莊嚴隆重,平和又美好,充滿了對三寶的仰慕之情,帶來佛子會員的共識之心。禮賢下士,中外名師上山教學師父對於佛學院的師資十分重視,聽到有哪些相關專業人才,總是想盡辦法禮請對方到佛光山授課,或者做一場專題講演。從宜蘭雷音寺到高雄壽山寺,又從高雄壽山寺到高雄大樹佛光山,直到開山五十七年後的現在,不只在佛學院,甚至在佛光山行政系統的都監院,儘管經過經濟很拮据的階段,我也從未在師父口中聽到「沒有錢」三個字。師父的原則就是:「沒錢,可以想辦法。」而「邀請傑出的學者專家,成為學院的師資」,則是重要的共識。以這樣的起點來教導佛學院的學生,自然比較具有國際觀,思想眼界較能打開。這也是現代弘法者,所需具備的條件。由於這個原因,大家都有一個共識,「佛法是傳統的,思想是融和的,方法是現代的,效果是普及的。」當時全台灣各大專院校,以及公、私立圖書館的佛學書籍並不多,相形之下佛光山的佛學藏書較多,且有許多都是珍本的圖書。於是,遠在北部的老師也樂意接受邀請,搭乘五、六個小時的火車,再轉一個多小時的公車,南下來到佛光山授課,除了本身的發心,還有就是為了一窺豐富的佛學藏書。在那些年,佛教學院設立了三個圖書館,後來又加蓋了「研究圖書館」,總共有四個館了。師父愛讀書,因此撥出專款「買好書」來充實館藏,以利徒眾及學生的閱讀。到後來,不少發心的徒眾也主動送許多好書回來,藏書愈來愈豐富。早期的教師群,例如煮雲法師、慧嶽法師、常覺法師、淨空法師,唐一玄、唐亦男、方倫、楊白衣、藍吉富、游祥洲、鄭振煌、傳偉勳、吉廣輿……,中後期則有許多的中外居士、社會賢達,如蘭卡斯特.李維、華嘉珊、程恭讓、賴永海、陳兵、樓宇烈、方立天、田青等許多教授群。日本的教授更多,如:中村元、平川彰、惠谷隆戒、鎌田茂雄、牧田諦亮、水野弘元、前田惠學、水谷幸正、木村清孝等人,都曾經是在叢林學院教過書的老師。師父創辦佛學院,從開始招生就歡迎在家眾參與入學考試。世界各國,其實許多有根基的青年,一直都在尋找一座心靈家園,卻苦於不得其門而入。當時台灣的佛教有派系之別,大部分都將弟子送往自己法系辦理的佛學院。僅有少數友寺道場,能夠送徒眾來佛光山叢林學院讀書,畢業後當然就回歸到各自的常住。而意外收穫的,叢林學院所招收的在家眾學生,其中或有信願力成熟者,畢業後留在佛光山任職或出家,我們的僧團也因此而增長。對於在家眾同學,師父同樣開放食宿學雜費全免,甚至還提供書籍、獎學金,但是並未要求在家眾畢業後做些什麼回饋。唯一期望的,就是回到社會上,各自成家立業了,也能成為佛教的護法居士。叢林學院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一屆又一屆畢業。能培育出這麼多人才,調派到各地成為弘法大將,真的很了不起。這也是因多少師生努力奉獻,讓許多教授、信眾們感動在心,於是轉而熱心護持。 前一篇文章 薪火傳燈 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 下一篇文章 【人間行者心】佛陀的化身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