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兒福聯盟昨天公布「台灣兒童睡眠狀況調查報告」,台灣兒童面臨睡不著、睡不好、太晚睡和睡不飽等4大困擾,近4成覺得不容易入睡,甚至有2成的孩子為失眠所苦,更有4成5的孩子在晚間10時後才就寢,假日晚睡比率更達9成。
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建議,國小中、高年級兒童應在晚上10時前就寢、睡眠時數至少達8小時。但兒盟發現,有11%的台灣小孩平日睡不到8小時,且有25%的孩子缺乏固定睡眠時間。不管晚睡或睡不好,可能讓孩子變得易怒、過動或專注力降低,導致肥胖、記憶力下降。
兒盟分析兒童睡困擾的原因,以課業壓力太大居冠,占63%;其次依序為被家人打罵(31%)、和同學處不好(28%)及老師管教太嚴格(24%〉。
在睡眠品質方面,調查發現,有55%的孩子會作惡夢,也有孩子出現說夢話(44%)、打呼(29%)和夢遊(18%)、磨牙(14%)等現象,足見孩子睡不好已帶來負面影響。
孩子晚上睡不著,白天又昏昏欲睡。有15%的孩子在上課日會賴床爬不起來,另有16%的小孩寫功課時會打瞌睡。兒盟強調,當小孩出現這些問題時,代表身體已經發出警訊,家長要多加關心。
調查更顯示,睡眠較差的孩子每天攝取含有咖啡因飲料的比率達到56%。兒盟憂心,正值發育階段的孩子仰賴含咖啡因的飲料提神,恐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不少孩子都是跟著家長晚睡,且如果房間裡有電視、電腦、手機、MP3播放器等,孩子也比較不容易入睡。兒盟建議,家長要培養孩子定時睡覺的習慣,孩子的臥房不要放電器用品,另外,為讓孩子睡前放鬆,家長也可嘗試日本學者研究,以生洋蔥切片放在孩子枕邊,幫助孩子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