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文/逐夢迎秋
定和尚二十四歲出家,
今年虛歲八十一歲。從佛光山出發,足跡遍及五大
洲,往事如在眼前,而五
十七年歲月悠悠已逝。八
十歲的心定和尚,人在泰國,行履邁入人生第九個十年。他的心願是「結緣」。
「大師說他是隨緣,我沒有大師的福報,我是拚了命的結緣!」定和尚說他的第九個十年,依舊是隨處結緣延歲月。
余光中說李白「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心定和尚是「金口一張,就是一部佛光山」。定和尚說故事時口氣和緩娓娓道來,聽的人卻不免「聞之愀然,正襟危坐」,因為每一句都是一個重大事件的開端或契機。
泰國十年,成就一座南北傳的「泰華寺」,說起來真正是不可思議。從泰華寺的指標──吉祥金觀世音菩薩,大雄寶殿、祖師堂、禪堂到慈悲閣、功德堂及大智語言學校,還有池塘裡幾隻大烏龜及圍繞圓通寶殿外的纖瘦修竹,和尚都一一細數。手中拄杖一指,一段感人的開拓史便如歲月長卷迤邐展開。
但和尚極少提及十年困阻,只歡喜分享:
大殿右側的祖師堂,是星雲大師的慈悲法相;高達三十七米的戶外金色吉祥金觀音,和尚驕傲地說這是「全世界最莊嚴的觀音菩薩」;一千一百四十平方米,面積三百四十五坪的佛光禪修中心可容納七百人;兩旁是佛光山麻竹園、佛光中醫診所,將來還會有美術館喔;精緻典雅充滿泰國風的慈悲閣是佛光一絕;寶塔功德堂後方的「九山八海」園林造景是佛光一絕;大雄寶殿的三寶佛、檯座和欄楯都是純銅鑄作,是佛光一絕;階梯兩旁的白色石雕「雙龍戲珠」是佛光一絕;純銅古樸的萬年寶鼎,也是佛光一絕。
其實,真正佛光一絕,是位老和尚的慈心悲願。
泰華寺無處不美,也包括人:九皇齋期間前來禮佛、吃齋、領便當的泰國信徒、攜家帶眷來寺的各國遊客,他們在大殿、在慈悲閣、在金觀音的戶外草地席地而坐,態度謙和、安靜有禮。
南傳國家的虔誠佛教徒,在北派建築饒富中國宮殿風格的飛簷斗拱,和迥異於此間造型的北傳巍峨莊嚴佛像前,菩薩與天地一起,人們和寺院融合。那麼相濡以沫,彷彿本該如此!
人來了,一切的辛苦與波折,就都圓滿了。
達摩祖師遵從師父般若多羅的囑咐將大法東傳,一花開五葉後,隻履返鄉;而心定和尚為完成星雲大師的心願銜命遠來,除奉行星雲大師開創佛光山時所訂立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宗旨;也是定和尚「尊重包容建泰華 ,歡喜融合成一家」的信念與使命。
十年有成之際,定和尚卻雲淡風輕說:「埋骨泰國,我很滿足了」,這是多麼義無反顧的「拚了命」的「結緣」啊!
定和尚結緣泰國,與泰華寺相偕邁向此生的第九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