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研討宗教法制 佛光山分享成果

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台北報導 |2024.10.23
1142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左2)、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能永法師(右2)、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右1)、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顧問陳永福(左1)代表出席,歡喜合影。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內政部16、17日主辦「2024年宗教信仰與現代法制研討會」,廣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宗教團體代表與會。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台北報導】為了解宗教團體的實務管理,內政部十六、十七日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行「二○二四年宗教信仰與現代法制研討會」。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受邀與談,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各有二位代表出席。

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表示,我國宗教共存共榮,但宗教團體也面臨各種挑戰,包括稅負、倫理、環保等問題,此次研討會廣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宗教團體代表,分別就「宗教團體財務自主與財務公開」、「宗教信仰與法治素養」、「宗教行為與環境保育」、「台灣與國際宗教團體法制」、「宗教多元公益發展」、「性別平等與宗教女力」等議題交流經驗,做為健全內政部宗教法制的參考,推動更多宗教事務的方向。

落實男女平等 弘法走向國際

在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副司長羅素娟主持的「性別平等與宗教女力」論壇中,探討宗教團體如何落實性別平等、面對傳統宗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價值觀的衝突,由慧喜法師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張珣,以及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郭玲惠等學者專家分享。

談到佛光山如何落實男女平等,慧喜法師則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倡導「平等」,已經不是泛談如何推動,而是將「眾生皆有佛性」直接「落實」在各個層面,從「人權的尊重」到「生權的提倡」,不再拘泥於「八敬法」,而是鼓勵弟子們發菩提心,為佛教、為眾生展現在文化、教育、慈善與弘法的各種面向,服務眾生。

對佛光山教團比丘尼在佛教事業與國際弘法的成就,慧喜法師以佛光山長老慈莊法師在世界建寺、慈惠法師興辦教育、慈容法師致力組織與活動、依空法師推動文化工作,以及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於二○二三年獲巴西科蒂亞榮譽市民授證、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獲選為「二○二三年紐西蘭十大當地英雄獎」等事蹟為例,見證佛光山教團比丘尼對佛教發展的努力與貢獻。

從校園到社區 實踐社會關懷

「宗教多元公益發展」論壇,邀請多個宗教團體代表,共同探討宗教在公益發展中的角色。與談人戴慶華分享國際佛光會成立三十年來致力社會慈善、關懷與教育,以全人教育為理念、倡導終身學習,有童軍團、青年團和佛光會。童軍團是台灣最大的佛教童軍團,著重於人間佛教的宣揚與技能培養;青年團致力於公益服務與生命教育、奉行三好與四給,針對毒品問題和生命議題走入校園進行宣導;佛光會也走入社區,落實社會關懷。

戴慶華並以「綠色公益基金會」推動「T-earth森众計畫」,在鄉村進行森林復育、提升生態與經濟的可持續性為例,說明從四年前開始,已在台灣種下超過六萬棵樹,不但有助於環境保護,也助當地社區和原住民的經濟發展。國際佛光會秉持星雲大師所倡導「環保與心保」的善美理念,把公益做到最完整的脈絡與服務,為社會盡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