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活學】我的中年之路

文/曾箏 |2024.10.18
259觀看次
字級

文/曾箏

這一期讀書會書目是《中年之路》,年少時我們向外發展,尋求更多向上與被看見的機會,中年之後,若經過風霜洗禮,性子沉澱下來後,在過去與未來的交會處,回頭探求內心,「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少年對人世間的探索與理解,是接軌成人世界的橋梁,大受歡迎的成功經驗與心理學叢書,是爬向山頭或站穩山頭的基石。有上必有下,有少必有老,巔峰過後,總會走向無人的角落,《中年之路》是提醒,也是預習。

閱讀《巨流河》一書時,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齊邦媛老師選擇的老年生活,搬到養生村,不與其他住友閒話,甚至因此開罪養生村住友,齊老師選擇過著讀書寫字,安安靜靜的晚年生活。

對日抗戰結束後,齊老師正是大學生,共產黨趁勢早已坐大,校園裡有不少共產黨的中堅份子吸收黨員,齊老師不願加入。其父齊世英為國民政府官員,便成為共黨同學猛烈攻擊的重點,曾經的好友,只因為政治理念不同,便立刻反目將齊老師視為仇敵,讓齊老師一生不介入也不談政治,直到高齡才寫下《巨流河》這本自傳,也讓世人更加了解那段歷史始末,而我更佩服的是齊家呈現的君子之風。

《商業週刊》一九二三期提到,二○二五年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人就有一個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四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比達百分之五十一,漸進式退休將成為常態。懂得將工作、學習、休閒巧妙融合的人,勢必是最能適應社會,如魚得水的人。

是的,我的後中年之路,就是要成為這樣的人。仿君子之風繼續留守在職場上(收入來源),深入學習喜歡的課題且不輟地記錄自己的一思一想(元氣來源),物質與精神皆有,無論有無遠行,都能有個和諧的人生,幸甚至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