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誤將銀膠菊當成滿天星,摘回家欣賞。陳紹聖攝
【本報台北訊】為防止外來入侵植物銀膠菊擴散蔓延,墾丁國家公園下周將發動「搶救國家公園大作戰─拔除銀膠菊」行動。專家指出,銀膠菊不僅會嚴重干擾原生植物的生存與發展,而且具有毒性,碰觸後會皮膚紅腫、發炎,花粉也會引起過敏症狀,千萬不要誤將銀膠菊當成滿天星摘回家。
有「國際大毒草」之稱的銀膠菊,原產南美洲熱帶,在國內最早發現紀錄是在一九八八年,同銀合歡的植物物種一樣,近年來已從高屏地區往北蔓延,目前已跨越大甲溪以北,並有可能入侵到北部,進攻中海拔山區。
銀膠菊被列為對台灣危害力最高的前二十種外來入侵植物之一。它除了繁殖蔓延快速,會對生態造成破壞外,由於植物外表細微的纖毛具有毒性,一旦碰觸,會造成皮膚紅腫、發炎;另外,它釋出的花粉也容易造成人體過敏,引起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專家說,銀膠菊外表有毒,碰觸就有危險,在澳洲、印度等國曾發生放養牛、羊中毒致命的例子。國內雖然還沒有傳出中毒事件,卻有銀膠菊引起過敏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