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 COP16 10月21日登場 疾呼搶救生物多樣性

 |2024.10.15
41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第16屆生物多樣性締約方大會(CBD COP16)21日將在南美洲哥倫比亞卡利登場,呼籲所有人採取「與自然和平共處」的行動,才能同時應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兩大危機。

大會主席暨哥倫比亞環境部長蘇珊娜.穆罕默德表示,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且一體兩面,只專注減少碳排,而未能恢復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將對人類造成危險,並面臨社會崩潰風險。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歷經億萬年形成的重要資產,包括糧食、醫藥、衣物、建材、化學原料等,都得自生態中多元的物種,網絡中的生物環環相扣,包括人類和所有動植物,都需要彼此依存才能存活。

各種國際調查報告都顯示,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大幅減少60~70%,物種快速消失,還有上百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威脅;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全球有一半GDP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減少與自然資源短缺,引發糧食缺乏等問題,將是未來10年內的重大風險。

如今,氣候變遷、暖化升溫,提高森林野火機率、造成珊瑚白化、沼澤地鹽化等衝擊,逼迫生態退場;加上人為開發土地、搶奪野生動植物棲地,除加劇暖化、惡化生物多樣性流失,也使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失去屏障,病毒以野生動物為宿主,透過蚊子、蜱蟲更輕易就傳染給人類。

CBD COP16將登場,把人們的目光從淨零一併關注生物多樣性,是這次大會的重要課題,尤其要扭轉生物多樣性頹勢,齊力促成「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才能實現永續發展。

過去50年 野生動物數量少73%

另外,根據《生物多樣性報告》,過去50年中,野生動物數量平均減少73%,其中,棲息地減少是最大的威脅,其次是過度開發、外來物種、疾病、氣候變遷和汙染。

報告警告,自然環境的喪失及氣候變化,正把地球推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特別是亞馬遜雨林可能會崩潰,這將使其再也無法儲存溫室氣體,從而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