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獲獎原因:以詩意的散文,直面歷史創傷與生命脆弱
韓江 한강
南韓╱54歲
首爾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
圖/美聯社
資料來源/諾貝爾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諾貝爾文學獎十日揭曉,南韓女作家韓江以其作品「充滿詩意的散文,直接面對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第一百二十一位得主,也是第十八位女性得主。她是首位來自南韓的得主,也是繼二○○○年南韓前總統金大中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第二次南韓人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委員會說,韓江面對歷史創傷和無形的規則,在每部作品中揭露人類生命的脆弱。她對肉體與靈魂、生者與死者之間的關係有獨特認知,並以其詩意和實驗性風格成為當代散文的創新者。
出生文學世家 也涉足音樂藝術
韓江一九七○年出生於南韓光州市,九歲隨家人搬遷至首爾。出生於文學之家的韓江,父親也是著名的小說家。除了身為作家,韓江也涉足藝術與音樂,而這又反饋至其文學創作中。
諾貝爾文學獎自一九○一年設獎迄今,一百二十一位得獎者中僅十八人為女性;若以語文區分,英文作品得主共三十位、法文共十六位,阿拉伯得主僅一人,獲獎者多半為歐洲男性作家。
根據韓江作品《素食者》中文版作者簡介,韓江是文壇新生代暢銷女作家,也是亞洲獲得英國布克文學獎(Booker Prize)的第一人。她畢業於延世大學國文系,現任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一九九三年,她在《文學與社會》季刊發表詩作,隔年以小說《紅錨》榮獲《首爾新聞報》的年度春季文學獎,開始進入文壇;一九九九年以作品《童佛》贏得「韓國小說文學獎」,二○○○年贏得「今日青年藝術家獎」,二○○五年,以中篇小說《胎記》榮獲「李箱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文學大獎的「七○後」作家。
曾獲布克文學獎 亞洲第一人
韓江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二○○七年小說《素食者》,書中分為三大部分,講述主人翁女子拒絕遵照傳統飲食規範,因而引發暴力後果,她決定不吃肉、改吃素的行為,引起周遭人不同的反應,也反映出個人選擇與社會規範的衝突。韓江也以《素食者》拿下二○一六年英國布克文學獎,是亞洲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
瑞典學院說指出,韓江二○一四年作品《少年來了》圍繞在發生於光州的歷史事件。在一九八○年的軍方屠殺中,數百名手無寸鐵的學生遇害。為了替歷史受害者發聲,本書以近乎殘酷的方式面對歷史事件,讓作品如同見證文學,風格卻迥異於這類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