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種鰕虎科魚類「太平島紡錘鰕虎」,上圖採集自南沙太平島海域、下圖採集自小琉球海域。圖/國海院提供
【本報高雄訊】國家海洋研究院、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組成團隊,在國境最南端的南沙太平島海域,成功發現世界新種的鰕虎科魚類,並命名「太平島紡錘鰕虎(Fusigobius taipinensis)」,讓台灣高多樣性魚類物種數再添一筆,近期將正式發表在國際動物生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
國海院表示,「太平島紡錘鰕虎」是出現在台灣海域的第6種紡錘鰕虎。目前發現穩定棲息於太平島大約20米水深珊瑚礁海域,只有極少量曾在小琉球海域被記錄,成魚體長約3到6公分,背鰭則具有2個小型深黑色圓斑,不同於其他紡錘鰕虎體色。
海大海生所教授陳義雄指出,鰕虎科全球已知物種超過2000種,台灣就有超過260種以上。國海院長陳建宏表示,南沙太平島是台灣最南端國土,也是南海最大天然島嶼,生物多樣性豐富,但因距離台灣超過1600公里,地屬偏遠,過去較無完整海域生態調查及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