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症兒是初心 黃明裕投入特殊牙科 文/陳雨鑫 |2024.09.24 語音朗讀 31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明裕(左)到各地義診或居家看診時,兒子黃于軒(右)是他的最佳幫手。 圖/黃明裕提供黃明裕(右)很珍惜與兒子黃于軒(左)的互動與相處,圖為全家人出遊照片。 圖/黃明裕提供黃明裕(右)與太太陳南瑤(中)以及兒子黃于軒(左),一家人感情融洽。 圖/黃明裕提供 文/陳雨鑫「如果不是我兒子,我現在肯定在做醫美、植牙,行醫之路大概就變成為錢而生吧!」62歲的黃明裕一提到兒子,臉上就堆滿笑容。「兒子像是我的大玩偶。」黃明裕說,當時醫師告知兒子是唐寶寶時,內心晴天霹靂,一度難以接受,但很快地,他與也是醫師的太太都接受了這個事實。問他:「有沒有想要逃?」他回說:「沒有,這念頭一刻都沒有過。」照顧兒子到現在,從兒子身上獲得的比他付出的更多。無論是偏鄉、無電梯公寓,只要是有治療牙齒的需求,就會有黃明裕的身影。「沒想過自己會投入特殊牙科」,30年前,兒子滿月接種預防針時,協助注射的醫師隱晦地說,你家寶貝有點怪怪的,雖然那位醫師沒有明說,他和太太卻已馬上察覺,帶著兒子到醫院檢查,竟是唐氏症寶寶。「當下真的是晴天霹靂!」黃明裕說,有段時間他沒辦法接受,後續還與太太力拚第二胎,全台做不孕生殖的醫院都找遍,最後苦無結果。這一切冥冥之中皆有注定,還好沒有生第二胎,否則對老二來說,將會背負著龐大的壓力。當初黃明裕開始投入特殊牙醫,其實與兒子的國小導師有關,她是兒子的啟蒙導師,讓孩子知道自己比想像中的還能做得更多,一般班級學生到校得馬上做清潔打掃,或在早自習時考試,兒子的導師則是要他們全班先跑操場,訓練體力後再做打掃工作,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健康強壯。也因為班上許多孩子也是特殊童,導師知道他是牙醫師,就委託他幫忙看診。赴日進修 學習安撫技巧在投入特殊牙醫的過程中,黃明裕看到非常多獨老,明明有子女,卻沒人陪伴與照顧。但「不管我去哪邊,兒子都黏在身旁,全家人因為他,感情變得更好。」他會傾聽兒子的想法,也向兒子傾吐心聲,別人的孩子結婚另組家庭,他則是告訴兒子「爸爸會照顧你一輩子」。過去對於特殊牙科治療毫無所悉,黃明裕說,「我就用看一般人的看診方法治療他們」,但特殊兒比一般孩子更敏感,對於聲音、不熟的器械感到害怕,嘴巴緊閉不開,最後他用最直覺的方法強行扳開治療,但後來發現這是錯的,反而更加深孩子對治療的恐懼。隨著對特殊牙科的接觸愈來愈多,但台灣有所不足,於是黃明裕遠赴日本進修,無論是學習麻醉技巧,還是安撫特殊需求者的治療方式,從中獲得許多;回台後,積極將學到的技術分享給更多醫師。為長期照顧兒 致力健身黃明裕自費購買居家牙科設備與醫材,滿滿兩大箱儀器,重達42公斤,如果要出動居家醫療,每次至少看3位患者,台北市最麻煩的就是「沒電梯的老公寓」,通常7樓以上都會有電梯,但6樓以下的無電梯公寓占大宗,雖然會帶著護理人員一起出動,但42公斤的器材都是他一個人搬,好幾次都要爬5到6層樓。現在兒子黃于軒則成為他到各地義診或居家看診時的最佳幫手。「好在平常有在健身,否則每次出動到府,恐怕沒辦法幫患者治療。」黃明裕指出,他致力於健身,背後最大的原因,還是為了兒子,他許下活到120歲的願望,就得好好養生。黃明裕表示,兒子是相當貼心的孩子,與兒子的互動與相處,是他這輩子最重要的寶物,一定是上天特別為他準備的,他不僅享受其中,也樂在其中。 前一篇文章 馬旭善用科技 提升中部醫療服務 下一篇文章 王麗月陪伴失智父 看診更有同理心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研發雙凸水晶體 林逸民造福視障醫師李科宏過勞中風 瀑布下靜坐療癒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