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有近700家超商是農地違章建築,成為政府燙手山芋。圖/陳正興
【本報台北訊】台灣超商密度名列全球前茅,卻有近700家是農地違章建築,近500家遭裁罰,如何兼顧民生和用地合法,成為政府燙手山芋。內政部近日擬要求4大超商業者(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受理新分店時,應確定店址符合土地使用規範,地方政府受理商業登記也應檢視土管是否合法,同時協助違規超商申請用地變更,或要求業者訂退場機制另尋合法用地。
業者鑽漏洞 政府挨批縱容
違法農地超商在全台遍地開花,政府遭質疑縱容違法存在及逃漏稅,更讓農地農用成為口號。時代力量前立委陳椒華曾呼籲中央及地方政府依法究責,讓違法農地超商合法變更使用或停業拆除違章。她指出,現行以《區域計畫法》處罰,業者非常頑固,不願意停業,就算以斷水斷電作為手段,由於施行緩慢,且每3個月查一次,給予業者鑽漏洞的空間,再加上政府執行力不夠積極,還是要靠《國土計畫法》處理,也有利於未來的防範。
經內政部徹查,截至今年5月,全台非都市土地共698家農地超商,扣除自行拆除、合法變更用地,共489家遭裁處罰鍰、斷水電,其中又以桃園106家最多、彰化66家次之、台中54家位居第3,另有83家查處中,違法原因大多為當地民生需求、不熟悉法令等。
近日,內政部有意雙管齊下遏止農地違章超商。知情官員指出,未來呼籲4大超商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受理新分店時應確定店址符合土地管制規定;另外希望產業主管機關經濟部、地方政府受理商業登記時,就要一併檢視土管是否符合規定,從源頭遏止違規。
既有違規者 協助變更用地
至於既有違規,官員說,因地方仍有民生需求,若超商現址有合法變更可能,將協助超商申請用地變更,若無,則盼4大超商業者訂出退場機制,避免加盟主因付不出違規金、成本金而進退兩難,再另尋合法用地;同時請經濟部評估,是否專案輔導違規店家。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專員賴沛蓮也表示,根據區域計畫法,如違反非都市土地管制使用者,依法一律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若《國土計畫法》上路,除了可根據土地的樣態做出不同處罰,同時也可針對地區的狀況做出適宜調整,輔導現行不合法,但符合地區現況的土地使用轉為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