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台東小米粽疑食物中毒案,食藥署昨公布第二批採樣的六件檢體的檢驗結果,「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以及「鍋及鍋蓋內側塗抹拭子」皆驗出有機農藥托福松,其中小米粉的托福松農毒,達每公斤一千三百二十三毫克,顯示中毒案人為因素大幅提高。
台東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十八日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釀三死、六人收治加護病房。
衛福部第一時間會同地方衛生局至台東採集檢體與患者血液,前天第一批採檢檢體的定量結果出爐,八名患者血液檢體驗出托福松,小米粽本體食餘托福松濃度達每公斤二百二十四毫克,粽內五項食材的托福松濃度極高,其中「小米」濃度達每公斤四百零五毫克。
由於小米粽中毒案事件爆發後,衛福部認為需釐清料理小米粽的環境,十九日赴第一例致死案例住家,採集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鹽、味精、醬油、廚房置物櫃內已開封、外袋標示法台寶(芬普尼),及蒸煮鍋塗抹拭子等六件檢體,昨第二批檢體檢驗結果出爐。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檢驗結果在「採集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以及「蒸煮鍋塗抹拭子」二項檢體中,有托福松反應,蒸煮鍋塗抹拭子僅有微量檢出,但「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的托福松含量,高達每公斤一千三百二十三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