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境部日前召開第5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審議委員初步建議,一般費率起徵價格每公噸300至500元,預計2030年將調升到1200至1800元,但未建議優惠費率的價格區間。環境部長彭啓明昨透露,優惠費率有可能每噸100元左右,但實際數字仍待下次審議再進行討論。
彭啓明說,預計9月底、10月初,最晚12月,一定公告優惠費率與折扣,預計明年1月1日徵收,後年正式繳費。
彭啓明昨出席「2024環法自行車挑戰賽紐崔萊日月潭站活動記者會」受訪時指出,碳費費率預計10月預告,明年起正式上路,目前審議委員僅建議1個費率區間,必須參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對產業衝擊等因素,審慎評估實際數字。
彭啓明認為,最終費率不見得要選擇最貴或最低,還要看費率對產業的衝擊狀況,以及費率是否有足夠的誘因讓企業減碳。
彭啓明表示,他自己的想法為收費採「先低後高」,屆時再配合自主減量計畫,取得優惠費率,折扣下來實際繳交金額可能接近日韓。
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為主,外界擔心,碳費恐引發綠色通膨,對此,彭啓明表示,日前委員提出碳費建議區間,但台塑和台積電等股票並未下跌,若以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綠色通膨能讓大家知道轉型的經濟誘因,因此不能夠完全否定綠色通膨。
彭啓明說,進入碳定價的時代,每個企業都要習慣,這是國際趨勢,環境部將動用3個基金約100億元協助企業減碳,碳費制度上路後,各產業、NGO組織、民眾可能會有些困惑或不大滿意,但為了地球好,這是不得不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