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化解房貸戶「一貸難求」爭議,銀行公會在3天內完成建置銀行房貸資訊揭露專區,根據專區揭露的資訊,33家銀行,以及郵局與農業金庫共35家金融機構,都表示「有房貸額度」可供民眾申貸,但其中11家、近3分之1銀行都提醒要「排隊等撥款」,遠東銀房貸更要排隊到明年1月。
此舉顯示這波房貸「緊」報早從大行庫、大民營銀行蔓延到中型民營銀行;據透露,其餘銀行未揭露相關資訊的銀行,大多也需「排隊等撥款」。
也就是說,儘管賴清德總統表示沒有限貸令,只是銀行因應過當,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表示民眾自主首購或契約中的貸款要優先,但實務上房貸戶仍面臨貸款不易。民眾可以買房、辦房貸,但需要「排隊等貸款」,因此必須評估買賣合約的交屋期限,能否配合各銀行的撥款期程。
房仲業者指出,很多銀行啟動自主升息、自主限貸,實務上購屋民眾仍是「求貸無門」,中古屋市場解約現象頻發,成屋交易量已開始緊縮。
據第一線代銷、仲介人員表示,雖然政府已對「房貸荒」召集各部會提改善方式,但已購戶「房貸之亂」仍未獲得紓解;在買方貸款受阻下,市場購屋信心大降,房市觀望氛圍再起,原先買方積極賞屋的踴躍情形不在,新屋、中古屋市場的平均看屋量、成交組數瞬間掉了25%至30%以上,新客數量更驟降逾6成;尤其新措施更掀起房市解約、買賣糾紛、交易秩序大亂等3大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