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政武
在現行融合教育體制下,我擔任教職二十幾年來,帶過不少特殊生,包括嚴重弱視,上個廁所都要摸牆蝸步前進的視障生;每天傻笑,連別人在嘲笑她都聽不出來的智能障礙生;右手只剩三隻手指,仍寫一手好字的肢障生;患有嚴重自閉,國中三年,我和這位學生的互動,就只有點頭和搖頭,直到畢業前夕,從學生口中冒出「謝謝」兩個字,我才知道這位小女生的聲音是如此好聽。
特教生除部分科目(通常是國、英、數)需要抽離原班上課之外,其他時間都和班上的普通生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打掃。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讓特殊學生獲得與一般學生互動與學習的機會,參與並適應普通班教學,提早做好社會適應準備;同時也讓一般學生藉此機會,學習如何與特殊學生相處。
這些身障生最需要的不是過度的關心、同情與禮讓,而是同理心、包容與理解,每當有學生帶輕蔑態度,不管在面前或背後嘲笑這些先天弱勢學生,我總會跟他們說,若你自己或親人因先天缺陷,每天被人嘲笑,你做何感想?
這些特教生在班上是被霸凌的高危險群,通常沒什麼朋友,分組活動總是淪為皮球被踢來踢去。導師往往是拯救這些孩子的最後一道防線,尺寸拿捏動輒得咎,介入太深容易讓普通生覺得特教生有特權,導師公親變事主,進而影響整個班級的正常運作;不介入的話,特教生先天弱勢,在班上容易被孤立。
此外,遇到情緒障礙或過動類型的特教生,還必須冒著被罵被打的風險去管教學生,每當我感到挫折或灰心的時候,我總是想起作家費茲.傑羅在小說《大亨小傳》裡的一句話。「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得,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擁有許多優勢。」
對待身障生的方式,不是過度的關心,而是把他們當成一般人對待。跌倒了,他們會想要自己爬起來,他們沒有你想像的脆弱,但每一雙不友善的眼神都有可能讓他們瞬間潰防。要怎麼對待特殊生,其實很簡單,若自己是特殊生,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從現在起,你就怎麼對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