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史料所記,西瓜原產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四千年前,古埃及人始種,後從地中海傳入北歐,又進入中東、印度等地,約在西元五世紀時由中亞「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新疆地區,西元十世紀五代時再由新疆傳入內地。
西瓜除了因從西域傳入稱西瓜外,根據西瓜的特性,還有許多別稱。因西含水分多(達96%),瓤美汁多,又稱「水瓜」;因西瓜性寒,食之冰涼,又稱「寒瓜」。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注云:「寒瓜,一名西瓜。」南朝沈約還有〈寒瓜〉詩:「寒瓜方臥壟,秋菰亦滿坡。」元代詩人方夔〈食西瓜〉詩中也寫有:「恨無纖手削駝峰,醉嚼寒瓜一百同。」這些詩中的「寒瓜」,均指西瓜。
西瓜不僅可作水果食用,還有廣泛的藥用價值。且聽醫家詩讚云:「碧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
西瓜品種雖然繁多,但人們最喜歡翠皮紅瓤西瓜。明時文人瞿佑就有贊〈紅瓤瓜〉詩:「採得青門綠玉房,巧將猩血沁中央。結成晞日三危露,瀉出流霞九←漿。」詩人把西瓜從裡到外都描繪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特別是用流霞、←漿來比喻紅瓤西瓜,更讓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