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容積獎勵涉貪案,依圖利及違背職務收賄罪嫌聲押民眾黨主席、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無保請回,北檢認為柯居容積獎勵案主導地位,補強證據後提起抗告;台灣高等法院昨天評議認為「柯文哲積極介入京華城案」,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重裁。北院昨晚表示,已定今上午9時30分開庭,先行處理程序事項,再召開羈押庭。
柯文哲昨晚7時許步出民進黨中央黨部所在的台玻大樓辦公室,面對高院認定他積極介入京華城案,柯文哲先是雙手一攤,接著說:「什麼積極介入?明天再來…法庭上再來講。」
民眾黨表示,柯文哲任台北市長期間秉持「尊重專業、依法行政」立場,對京華城容積率審議更是尊重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集體決議,近來執政當局動作頻頻、媒體上充斥假消息,企圖透過輿論風向羅織罪名目的昭然若揭,呼籲檢方不應為了入人於罪而踐踏正當法律程序,也期望法官應秉持公正精神,依證據認定事實,讓真相早日大白。
北院未准羈押柯文哲,是認為柯非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的與會人員,無法直接知悉開會情形,自身也無相關專業,檢察官所提事證還有其他合理解釋空間,未達到「有犯罪之高度可能性」程度,2日凌晨裁定無保請回。
對於北院的裁定,北檢和彭振聲皆不服而抗告;北檢補強原裁定不利認定的證據,彭的律師則主張本案沒有羈押原因和必要性。高院3日晚間7時許收案,由受命法官鍾雅蘭、審判長許泰誠、陪席法官魏俊明組成的合議庭隨即審閱卷證。
柯毫無所悉? 有究明必要
高院裁定指出,柯文哲主張「相信具專業性且為多數決的都委會決議」,但依同案被告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威京集團子公司鼎越前董事長朱亞虎、時任都發局總工程司的都委會執行秘書邵琇珮等人的證述,以及朱亞虎與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對話紀錄、柯文哲被扣的隨身物品記載內容,再參酌朱亞虎受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的目的、沈慶京行賄應曉薇犯罪嫌疑重大、柯文哲積極介入京華城案等客觀情狀,「柯文哲是否對京華城案毫無所悉也未曾懷疑」?有究明的必要。
林洲民曾提醒柯 有圖利風險
京華城容積率獎勵案,柯聲稱,直到今年3、4月才知情京華城容積率840%。北市都發局前局長林洲民昨表示,處理京華城容積率問題時,都發局定時要跟市長報告,並以文字書立備忘錄上呈市長室,「柯文哲知不知情,相信大家心中有答案。」
林洲民表示,從市長陳水扁、郝龍斌到柯文哲,京華城容積率都是都發局承辦業務中的重中之重,都發局處理時當然須定時跟市長報告。他在任時,因為2016年監察院糾正北市府有關京華城容積率的事,處理時當然必須定時跟市長報告。
林洲民曾提醒柯文哲,如果放水容積,市府恐必須負起圖利的法律責任,相關內簽市府也都留有紀錄。
遭收押的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也抗告,但抗告狀卻未經本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高院通知補正,待補正後另行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