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為使氣候變遷調適的種子在各地萌芽,環境部推廣雨水花園。台中大智國小除改善原有積淹水環境外,更將「雨水花園積木模型」納入教材,讓學生瞭解雨水花園的功能和結構。
環境部因應氣候變遷推廣調適韌性設施,於一一○至一一二年期間設置雨水花園示範場址計有十五處,分布於全台八縣市;雨水花園不僅具有節水、節能、保水和降溫等功能,還成為融入校園的大型教具,傳遞環境知識和氣候變遷調適的重要性。
大智國小總務主任吳俊瑯說,校內近年來開設積木教學課程,因此在設計雨水花園時也希望運用這項特色;這項作品先利用樂高積木製作出雨水花園的模型,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瞭解雨水花園的功能結構。
吳俊瑯表示,原本雨水花園的場地是舊展演場,但過於潮溼,原有的木板已腐朽,也出現白蟻,後來發現原因就是積水不易排出;雨水花園完成後,製成海棉吸水般的效果,就算有強降雨發生,過去這塊地區常見的積淹水也不易出現。
吳俊瑯指出,現在這塊地區也成為學生觀測溼度、溫度、降雨量等的地區;另外生態池、儲水槽的設計也讓學生了解水的匯流;近期也新植光蠟樹,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豐富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