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科技資訊領域是近十年技職高中熱門選擇之一,尤其人工智慧(AI)近年發展蓬勃,家長也看好台積電效應,期待孩子畢業後能成為工程師,年薪不愁沒百萬;然而技職高中資訊科、電機電子科卻陷入招不到正式老師,師資流失、技職教育走下坡,落入惡性循環。
新北有五所公立技職高中有資訊科,鶯歌工商今年八招才找到代理老師,但還是需要請退休老師回來幫忙支援,瑞芳高工今年也開五招,才終於找到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老師。
新北高工資訊科、電機科是新北首屈一指的學校,今年資訊科、電機科入校門檻,已比部分社區高中分數還高,師資卻難尋。校長林清南坦言,目前開二名正式缺,只找到一名老師,找不到師資的問題,近二、三年特別嚴重,《技職教育法》規定老師需有一年以上業界經驗,有些人進到業界後,第一年就百萬年薪,相比老師年薪五十、六十萬,回到教育現場者少之又少。
台北市大安高工今年已經開了四招,還找不到人,校長楊益強指出,企業界開出高薪、完善福利找人才,很多代理老師、畢業生寧可進入業界,也不願到校園教書,不單單只是資訊類科,包含電機、電子、冷凍等專業學群人材,近年也都找不到老師。
教師待遇變差 留不住人才
台灣第一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學系,被譽為技高、科技大學校長搖籃的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一度宣布停招學士班,引發杏壇反彈。最終教育部協調,一一四學年度改辦公費生專班,招收十五名高職生,包括機械群、電機電子群、動力機械群各五名。
台師大科技與工程學院長鄭慶民說,專班預計收十五名為甲案公費生,四年學費全免,每月再給六千元零用金,政府須負擔每人四年四十多萬。年金改革砍太凶,老師待遇變差才是師資流失原因,他不諱言就算有公費生,看到業界薪資更好也可能「落跑」。
「未來五到十年內,將有一批技職老師退休潮。」鄭慶民認為,今年機械系全班六十人,無一人想當老師,都期待進業界,更遑論台灣大學、清華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學生,師資品質只會愈來愈下降,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現象。
台師大師資培育學院院長林子斌表示,就算有公費生專班,可四年不用學費,但學生看到別人進台積電年薪百萬,到學校任教才一半,難道不會跑掉嗎?應增加公費生誘因,例如新加坡作法是給公費生初任老師薪水,留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