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歐盟執行委員會20日對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反補貼調查進行終裁披露,與7月初裁相比,稅率進行了小幅調整,歐盟擬加徵9%到36.3%的關稅,加上原先已有的10%基礎關稅,大陸電動車出口至歐盟最高會被徵收46.3%的關稅。
大陸商務部對此表示堅決反對、高度關切,批評歐方調查預設結論,違背客觀、公正、非歧視、透明原則,也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強調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大陸企業的正當權益。商務部並緊接著在19日下午對歐盟乳製品發起反補貼調查,反制意味濃厚。
歐盟去年10月對大陸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今年7月4日公布初步裁定,並將在11月4日前做出最終裁定。
據終裁草案,3家被抽樣陸企上汽集團、吉利和比亞迪的加徵稅率分別從37.6%、19.9%、17.4%,下調至36.3%、19.3%、17%。其他配合調查企業稅率從20.8%增至21.3%,未配合企業稅率則與上汽相同。另外,特斯拉申請了單獨審查,歐委會決定對其實施單獨稅率9%,大幅低於先前的20.8%。
而歐盟海關今年3月起對大陸產電動車加強登記後,行業普遍擔憂新關稅將溯及既往,不過歐委會此次決定不追溯徵收反補貼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