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日前在民進黨立委質詢後,將「閩南語」能力認證,正名為「台灣台語」,監察委員近來也發起台語糾錯調查,檢討高鐵、台鐵、捷運、客運等全台大眾運輸台語發音腔調,要求研議審查機制。不過,全台各地台語腔調不同,再度引發非議。藍營立委質疑,全台各地台語腔不同,如何定義「正確發音」?更批監委行政指導已越權。
對於外界質疑,查案監委蕭自佑僅表示,此案還在調查中,根據監察法第26條,調查中案件不宜對外說明。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鍾宗憲表示,閩南音有漳州音、有泉州音,光是台澎金馬,金門的閩南語和澎湖的閩南語,就和本島的閩南語不同,更不用說馬祖的閩東語,台灣宜蘭、鹿港的腔調,台北、台中腔調更是不一,就已經很難有標準音;還有分為口語音、白話音、讀書音,各有不同。
國家語言諮詢小組召集人、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特聘教授方耀乾表示,台灣各地閩南語腔調不同,沒有誰對誰錯。各地大眾捷運,因應各地需求不同,只需要地方主管機關請專家來決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