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房市貸款滿水位,不僅使得許多購屋民眾「一貸難求」,如今市場更傳出交屋時間為此還得再多延1個月。多家公民營銀行房貸主管不約而同指出,現在房貸業務受理已採「登記制」,從登記至等到可承作貸款至少要1個月,因此交屋時間恐多延1個月。
不只如此,銀行主管也指出,未來民眾辦房貸,未來包括利率及手續費成本恐怕更高,甚至會影響到小額信貸的訂價水準,因為房貸業務採取「以價制量」的結果,使有擔保品的房貸業務,貸款利率還比沒有擔保品的信貸業務來得高,甚至兩者落差好幾個百分點,愈來愈多銀行基於利率和風控的對稱性,主動拉高信貸利率到貼近最新房貸利率的水準,亦即,未來房貸利率將變相使信貸利率跟著拉高,民眾借錢成本更貴。
房貸利率更已驚見開價到3%水準,比起先前傳出的2.5%更高。有銀行房貸利率報價竟高達2.7%,比中央銀行前一次升息之後的「地板價」2.185%,高出0.5個百分點,甚至還有3%的水準,擺明是要客戶去找別家銀行。
此外,儘管時至8月,但銀行房貸吃緊狀況未見紓解,反更嚴重,已傳出有更多銀行從8月中旬開始,要跟進採取「登記總量管控」制度,怕被其他銀行拒絕的案子湧入,結果塞爆自家的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