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九州宮崎縣8日下午發生規模7.1強震,多地區傳出災情,並造成14人受傷,日本氣象廳更首次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注意巨大地震)」,警告未來一周注意可能會發生巨大地震,且從9日起連續一周,將在每天傍晚發布解釋地震活動情況的「關聯解說情報」。
日本政府曾在2019年推測,若南海海槽發生規模9.1大地震,估算罹難人數高達23.1萬人,比2011年的311大地震還多14倍。
我國交通部觀光署昨表示,目前未接獲國人有關該事件的急難救助通報,當地也未有受影響旅行團,將持續關注相關通報訊息;旅遊業者則說,目前暫無收到旅客要求更改或取消行程。
日本氣象廳指出,1904年~2014年,全世界發生過1737次地震矩規模(Mv)7以上的地震,震後7天在同一區域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有6次。
專家檢討會議主席、東大名譽教授平田直表示,與觀測到異常現象前相比,現在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是平常時的好幾倍。震源區及周邊都要注意。
預測強震規模9.1 災損超過311
內閣府專家檢討會曾警告,公布南海海槽可能發生規模9.1的巨大地震,超過311強震的規模9.0,30年內發生的機率達70%~80%,涵蓋四國、近畿、東海等地方。從靜岡到宮崎縣有10個縣的最大震度達7級,大阪等21個府縣震度可能有6級。從關東到九州的太平洋沿岸100個市町村,將發生10公尺以上海嘯,高知縣的海嘯會高達34公尺。且海嘯來得比311更快,災情會較發生在人口較少的東北地區要嚴重。
要是發生在冬天的深夜,恐造成日本30個都府縣中,逾32萬人罹難,238萬棟房屋全毀。由於東海、近畿也是日本工業、交通、經濟重要地區,預估經濟損失220兆3000億日圓,是國家一年預算的2倍以上。地震發生一周內,最多有950萬人有家歸不得。
2019年內閣府用最新的數據再推算,認為罹難者會比最初想的減3成、約23萬1000人,全毀房屋減1成多、約209萬4000棟。
南海海槽位於靜岡縣駿河灣到九州日向灘海底,以每100年~150年的間隔,反覆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出席長崎市的原爆和平紀念式後說,做為危機管理最高階的負責人,接下來至少該在日本國內待一周。岸田原定昨下午從長崎出發,出訪哈薩克、烏茲別克與蒙古,現已取消。
氣象署:留意海嘯對台影響
針對日本宮崎縣強震,中央氣象署表示,南海海槽地震雖然距離台灣遠,震度傳到台灣已幾乎無感,但要留意海嘯是否影響台灣;另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示警,琉球海溝也進入百年周期,1920年也曾在台發生規模8.1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