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穿越13國 致敬馬可波羅

 |2024.08.07
546觀看次
字級
菲奧林(左)和法基內蒂,抵達長城最西端嘉峪關。圖/取自FB@Marco Polo a pedali
菲奧林和法基內蒂騎單車,重走一遍馬可波羅當年走過的路線。 圖/取自FB@Marco Polo a pedali
菲奧林(左)和法基內蒂,4月24日在出發前一天進行準備。 圖/取自FB@Marco Polo a pedali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是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兩位年過60歲的義大利人,展開一項名為「腳踏板上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 a pedali)的旅程,他們在沒有輔助設備下,騎自行車重走一遍馬可波羅當年走過的路,橫跨歐亞大陸、穿越13個國家,歷時3個多月騎行1萬2000公里,二人4月25日從義大利威尼斯出發,8月1日抵達中國大陸北京,向馬可波羅致敬,也學習他不帶偏見的眼光看世界;這趟旅程讓他們發現「世界比想像得要美好的多」,更重申各國人民之間持續和相互對話的必要性。

菲奧林(Alberto Fiorin)和法基內蒂(Dino Facchinetti)都來自威尼斯,是當地一個最古老的騎行協會成員,64歲的菲奧林從事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工作,67歲的法基內蒂是一名退休的機電類技術人員,兩人之前就已結伴進行過多次跨國家和大洲的長途騎行。

沙漠高溫70℃ 增旅程難度

旅行家和商人馬可波羅於13世紀開啟冒險之旅,曾隨父親和叔叔沿著古絲綢之路到達遠東地區,並寫出《馬可波羅遊記》,讓歐洲人得以了解中亞和中國大陸,對東西方的交流發展有很大貢獻。

菲奧林說,他們這次的旅行是為了向偉大的探險家馬可波羅致敬,也希望透過這次騎行,親身體驗那些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描繪的奇異景象和文化。

菲奧林說:「馬可波羅最打動我的是他的好奇心,和對世界不帶偏見的探索,他曾在兩個遙遠而互不相識的文明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觀察和描述當時的世界,這也是我們此次要努力做到的。」

行前深知這趟旅程的難度,他們做了更加充足的訓練,但如同出發前所預料的一樣,兩人在沙漠地區遭遇極為艱難的一段路,菲奧林回憶,在新疆鄯善縣,早晨7時出發時氣溫就已經超過30℃,日間地面溫度甚至達到70℃,到9時車把上的溫度計已經指到43℃。

真誠化解隔閡 語言不通無礙

酷暑之外,語言不通也是路上的困擾,菲奧林感慨,這讓他想起,馬可波羅當年17歲從威尼斯出發,那時他對語言知之甚少,但真誠讓他得以了解不同文化、不同習俗,成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與當地居民的接觸和交往,更加讓二人印象深刻,他們說:「一路上經常遇到許多人幫助,透過這種方式旅行,你會發現世界比想像得要美好的多。」

抵達北京後,菲奧林和法基內蒂2日參加義大利駐中大使安布羅塞蒂(Massimo Ambrosetti)在大使館,為他們舉辦的紀念活動,二人預計停留2周後返回威尼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