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村環繞七星潭 環團籲花縣府三思

 |2024.08.07
35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花蓮縣七星潭是當地知名景點,未來卻可能長出七座國際級度假村,環團質疑背後是兩大集團默默策動,搶在明年五月《國土計畫法》上路前變更農地,呼籲花蓮縣政府三思,不該讓業者以規避環評的方式闖關,中央也應要求縣市政府正視情況,不該任業者群魔亂舞。

沿著七星潭從北到南,先是「兆陽樂活公司」欲興建休閒會館;緊鄰土地,定廣公司要打造度假園區,面積九點九公頃,正好避開十公頃須進行環評的規定;接著是衡達的度假莊園。三家公司都屬新東陽集團。

再往南,吸引力集團旗下四家公司,也送來度假村的興辦計畫。七棟毗鄰的度假村各自耗資十億至八十五億元,樓高從十二至十八層。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指出,《國土計畫法》的精神是「先計畫再開發」,花蓮縣在國土功能分區圖中,將七星潭沿岸劃為「農業發展區」,顯然縣府對整個海岸的願景是希望發展農業,如今卻放任業者在新法上路前夕闖關,令人費解,也與《國土法》精神背道而馳。

對於《國土法》,地方縣市最大的反彈在於被劃為農業發展區的限制,擔心地價波動及未來交易受影響,各縣市農地申請變更案大增。但對於補償費與回饋金,農業部、內政部至今都還沒有正式公告上路。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副司長王玉真昨天回應,《國土法》目的在導正現行土地使用零星變更、錯置、失序的亂象,變更地目要提興辦事業計畫和進入審查程序,也非說變就變。未來農業施政資源將優先集中投入在農業發展區,會依照條件及現況作資源分級投入,包含相關給付、產銷輔導措施等,目前仍在研議中,預計九月底對外說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