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財政部前天召集各地方政府,討論未來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指標,各縣市事前已提出多達八十項指標,會中逐一討論,較有共識的分配指標為營利事業營業額,及土地稅、罰款、房屋稅等各地方政府財源。據轉述,財政部並未在會中拍板定案,只強調將再研議。
台北市財政局建議,地方政府財政努力與招商成果,應納入統籌分配稅款指標。
新北市財政局表示,人口數與地方財政需求有正相關性,建議做為主要分配指標,讓各縣市民眾不因居住地不同,而有資源分配差異。
桃園市政府建議,現行「財政能力」為負項指標,應改為正項指標,這項提案於會議中獲認同。
台中市財政局表示,中市提出納入「道路面積」指標,道路開發與基礎建設相關,中市道路面積在六都排第一,若納入指標對中市有利。
台南市政府建議,應將農林漁牧就業、工業就業人口數納入設算。台南市、高雄市提出汙染指標,以彌補地方所受汙染傷害,會中也納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