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規畫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方案,近期傳出將對國內藥廠釋出三大政策利多,只要國內藥廠能在台生產新藥、生物相似藥及高質量學名藥,都有機會享受健保最高核價,或者與原廠藥同等價位,以及加成等優惠方案。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自去年上任後,為克服國內缺藥問題,同時兼顧本土製藥產業發展,曾多次提出健保藥品改革方案。到了今年七月上旬,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提出最新版本改革方案後,傳出衛福部近期就有可能預告,並爭取明年初正式上路。
根據健保署提出的藥品改革方案,攸關本土製藥業發展的重點有三大項:首先,凡是在國際上市許可兩年內的新藥,或是十大先進國家核准上市滿五年、但屬國內新成分之新藥,只要是在國內製造,將可比照台灣首發新藥給予最高的健保核價。
其次,針對國內製造的藥品,只要是原廠藥逾專利五年內申請的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健保署將針對首兩張提出申請的藥品,只要在國內執行BE試驗之學名藥、以及生物相似藥,都有機會享有與原開發廠同等的藥價。
再者,國內製造藥品若採用國內生產的原料藥,或者安全性臨床試驗獲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且登錄於仿單上,以及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為P四專利聲明、且獲准核發藥證之學名藥,只要符合這三項要件的本土藥品,未來健保核價皆可加算百分之十。
根據健保署統計,二○二三年健保申請的藥費逾二千四百億元,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理事李建宏表示,這其中學名藥規模約八百五十億元,這些金額中,國產學名藥的占比又僅有百分之五十四,約四百五十九億元。
此外,衛福部健保署對於藥品處方箋變革,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董事長、台大藥學專業學院教授沈麗娟表示,這是個契機,期望讓民眾更加了解學名藥,同時向國際宣示,台灣有推動學名藥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