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月琴日前質詢交通罰鍰未用於改善環境,反而加強科技執法,導致每年交通死傷人數不減反增,呼籲罰鍰應專款專用。其實交通部3年前被民代質詢過相關議題時,就表示會檢討,至今仍未改變。民團分析,地方政府用罰鍰收入購置執法工具,成穩定收入,反養成素質愈來愈差的用路人;建議政府將罰鍰收入原則性平均分配在工程、教育、執法內,才能改善道安。
因《財政紀律法》明定罰鍰不能專款專用,所以收入用於改善交通安全的比率,公共運輸及監理司直言,真的無法調整,但對林月琴等委員質詢的議題,他們都會認真處理。
根據《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交通違規罰鍰75%分配給地方政府、24%給處罰機關,1%繳給國庫。給地方政府優先用於舉發處理費用、購置及檢定交通執法裝備器材費用、交通執法與安全宣導費用等。每個項目緊扣「執法」內容,難見「交通工程」與「交通教育」,難改善交安。
人口是台灣5倍的日本,車禍死亡數遠低於台灣。專家分析,相較台灣把交通違規費用拿來抓更多違規,日本用於改善道路工程,交通安全對策出發點不同,日本確實花在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