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3航廈自駕車標案 半年換團隊

 |2024.07.09
118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桃園機場正在興建的第3航廈,目標2027年完工啟用,未來接駁將從現行軌道系統,改為自駕電動巴士。去年底成運汽車以17億得標,未料才半年,就撤換負責自駕系統的分包商理立公司,改由工研院取代。由於兩種系統截然不同,不僅可能成為重大糾紛,若卡關將影響華航、長榮、星宇航空轉機接駁。

過去1、2航廈之間的航廈電車為軌道系統,但因每年維修費用近億元,桃園機場公司前年底拍板,改採自駕電動公車。

成運汽車去年底以17億4540萬元得標,勝過另外兩家開出17億4550萬元的勤崴科技、華電聯網。

成運汽車總經理吳忠錫證實,近期決定由工研院取代理立公司,更換是依工程會「採購契約要項」,若採更優方案可變更廠商。

桃機需求書要求車輛/車站、車道交叉信號等皆應有聯索系統,並須符合自動控制及雙備援系統。

由於理立採「類捷運」系統,依大眾捷運法比照輕軌認證,具上述聯索系統;工研院過去推動公路無人駕駛,兩者作法不同,若與甲方需求不同,將會引發重大糾紛。

立委:機場莫當實驗場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表示,若有特殊情形必須變更者,須具有「不低於」原分包廠商之資格,並經機關同意後才能變更;桃機公司表示,成運若要更換專業分包商,應提出變更必要性,「必須非常審慎」。成運強調,工研院實績都符合需求。

產學界表示,國內無人駕駛電動巴士都還不成熟,連監理機關、相關法規都還有待討論,就要在國家門面上營運,憂心成為當年北捷木柵線馬特拉事件翻版。

立委魯明哲表示,「不該把桃機當成實驗場域」,全世界各國機場航廈接駁都是用軌道系統,在沒有前例的情況下,桃機貿然採用自動駕駛電動巴士,無論是車輛型態、機件、系統、法規、營運方式都未明,卻技術、招標都便宜行事,未來如果出事,要如何收拾爛攤子?

不具名自駕專家指出,自駕巴士在台灣過去都採沙盒試驗,至今沒有1個沙盒試驗做得漂亮。近來台61線自駕運行才剛出車禍,理立、工研院都是該計畫成員,桃機此案恐怕也是「剉咧等」。

桃機:不適用公路、捷運法

該專家指出,此案在高架封閉道路運行,監管機關究竟是鐵路局還公路局?適用《大眾捷運法》還《公路法》?至今無法可管。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孫宏彬表示,3航廈自駕電動公車不在公路上,也非軌道系統,不適用《公路法》或《大眾捷運法》,屬封閉式道路,但會嚴格要求找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測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