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 工黨躍居多數黨
英國4日舉行國會議員改選,倫敦街頭大螢幕顯示即時開票結果,工黨以410席領先各黨,最終工黨以獲得412席次,終結保守黨執政。施凱爾成為英國14年來首位工黨籍首相。圖/法新社
英國大選 工黨躍居多數黨
英國4日舉行國會議員改選,倫敦街頭大螢幕顯示即時開票結果,工黨以410席領先各黨,最終工黨以獲得412席次,終結保守黨執政。施凱爾(圖)成為英國14年來首位工黨籍首相。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61歲的施凱爾(Keir Starmer)進入議會不到10年,政治地位迅速上升,工黨勝選後,他在白金漢宮覲見查理三世國王,獲任命為新任首相,將啟動「百日行動計畫」盤點英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隨著英國工黨勝選,黨魁施凱爾喊出就職的百日內將全面盤點英、中關係。外界預測工黨政府對陸政策將奏出「3C原則」主旋律,即競爭、挑戰、合作。工黨新政府雖面臨大陸電動車補助議題,以及美國等盟友要求對陸強硬,但工黨對陸政策很難產生翻天覆地變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英國選舉結果表示,中方希望與英方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推動中英關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牛津大學碩士 曾任檢察總長
施凱爾1962年出生於倫敦,父親是工具匠,母親是護士。施凱爾是家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先在利茲大學主修法律,從牛津大學碩士班畢業後,1987年關始擔任出庭律師,處理過備受矚目的重大案件,包括與石油巨擘殼牌(Shell)和速食連鎖巨擘麥當勞(McDonald's)的訴訟,以及前英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下令關閉礦場案。
2008年,與妻子維多利亞結婚後1年,他成為英國檢察總長。2014年受勳為爵士,次年當選國會議員,擔任反對黨的移民大臣和脫歐大臣。
2020年,他接柯賓的棒子出任工黨黨魁,對黨務大刀闊斧改革。柯賓帶領的工黨在2019年寫下近百年來最悽慘選舉敗績。
英國工黨贏得大選,彭博資訊報導,施凱爾上任後將啟動「百日行動計畫」以刺激GDP的措施為優先,實現5大目標,包括成立「國家財富基金」,以支撐經濟成長與發展潔淨能源。
稅收方面,不會對「勞動者」增稅。健康及社會照顧方面,計畫每周增加4萬次診療以縮短候診時間診。
國防政策,計畫將國防支出提升至占GDP的2.5%,打造強大的國防產業及具彈性的供應鏈。
外交政策,希望在國防、安全和氣候領域發揮國際領導力,選後一周內,他將飛華府參加北約峰會,與各國領袖見面。
氣候政策,為達成2030年潔淨能源目標,將提高風力、太陽能發電產能,並成立國營「大英能源公司」。移民政策,有意改革目前積分制的移民系統,重點放在打擊人口走私組織及加強邊境安全。教育政策,將增加新教師與資助小學免費早餐。憲政改革,投票年齡將從18歲降為16歲。
右派勢力未消 席次優於預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中間偏左的工黨在英國上台,對比近期右派民粹浪潮席捲歐洲大陸,呈現出不同風貌。CNN指出,儘管敗選在意料之中,但其實英國右派勢力並未消亡。
保守黨表現雖令人失望,但仍優於選前預期,據英國廣播公司(BBC)預測,保守黨可望取得144席,略高於稍早出口民調給的131席。
英國選舉的大輸家還有蘇格蘭民族黨,再次舉辦獨立公投的機會大減。英國出口民調顯示,蘇格蘭民族黨(SNP)預計只能在蘇格蘭57個選區拿到10席,將寫下10多年來最差的選舉表現,進一步削弱該黨再辦獨立公投的動力。